温度、水分双因素复合胁迫下滇重楼种子的生理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纪潮

作者: 李纪潮;左应梅;张金渝;杨美权;杨天梅;杨绍兵;许宗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滇重楼种子;复合胁迫;温度;水分;生理特性;适应机制

期刊名称: 植物生理学报

ISSN: 2095-1108

年卷期: 2020 年 01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滇重楼种子为材料,设置温度(高温30℃、常温20℃、低温4℃)和水分湿度(高湿15%、中湿10%、低湿3%)复合9个双因素处理,随胁迫时间(10、30和60 d)测定5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单一的高温、低温和15%水分胁迫使可溶性蛋白(SP)含量升高,而复合胁迫使可溶性蛋白维持在较低值且变化不显著.单一的高温、15%和3%水分胁迫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而高温复合水分胁迫30~60 d时SOD活性极显著下降.单一水分胁迫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上升,而高温复合水分胁迫使上升幅度更显著.过氧化氢酶(CAT)较其它酶活性更稳定,在高温下差异不显著.而在低温复合3%水分胁迫处理下SOD和CAT活性均逐渐升高呈显著性差异,且在60 d时与单一胁迫对比SOD、POD和CAT活性增加,同时低温可使MDA含量维持在较低值,说明适当的低温复合水分胁迫促进滇重楼种子的生理活动.据主体间检验、相关性和主成分因子分析,温度、水分、胁迫时间及其交互式检验均对可溶性蛋白、SOD和MDA均极显著影响,可溶性蛋白与SOD和MDA呈显著负相关, SOD和MDA可作为滇重楼种子的抗性生理评价指标.

分类号: S567.239

  • 相关文献

[1]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其适应机制. 黎健龙,张曼,唐颢,周波,陈义勇,崔莹莹,刘嘉裕,唐劲驰. 2023

[2]气象条件对淮山新品种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黄梅丽,韦本辉,韦威旭. 2007

[3]盐碱胁迫下羊草的生理特性与适应机制. 李新玲,徐香玲,张月学. 2012

[4]灌溉对优质强筋小麦生育后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豪圣,刘爱峰,肖永贵,刘建军,程敦公. 2010

[5]苹果园水分管理研究进展. 刘晓伟,田歌,王海,李慧峰. 2021

[6]水分对冬小麦形态、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晓维,赵春江,康书江,王纪华. 2000

[7]无土栽培苜蓿芽菜的品种及肥水等管理探讨. 邓蓉,向清华,张定红. 2014

[8]水稻种子发芽率影响因素初探(英文). 华国栋,李冠喜,成英,陈迪娟,孟德龙,王多明. 2015

[9]温度和水分联合作用对‘连粳7号’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华国栋,李冠喜,孟德龙,王多明. 2014

[10]不同土壤环境条件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特征研究. 王秋菊,赵宏亮,江海,王萍,张毓,黄莹. 2011

[11]黄伞栽培技术研究. 王文治,周永斌,刘连强,钱磊. 2017

[12]温度和水分对中华羊茅幼苗生长的影响. 汪建军,汪治刚,麻安卫,蔺伟虎,旷宇,田沛. 2016

[13]温度和水分对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萌发的影响. 鱼小军,王彦荣,曾彦军,苏德. 2004

[14]几种环境因子对黄花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靖靖,余玲,朱恭,陈香来,胡小文. 2018

[15]温度和水分对箭筈豌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刘勇,王彦荣. 2014

[16]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周广胜,王玉辉,白莉萍,许振柱,石瑞香,周莉,袁文平. 2004

[17]温度和水分对不同肥料条件下黑土磷形态转化的影响及机制. 杨佳佳,李兆君,梁永超,张林静,李万峰. 2009

[18]两种鹅观草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水分的响应. 周娟娟,尹国丽,魏巍,史静,陈本建. 2014

[19]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沤过程水热状况及酶活性的影响. 高日平,刘小月,潘遵天,张东旭,沈祥军,栗艳芳,黄洁,景宇鹏. 2023

[20]冷凉地区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闫海丽,张淑香,严凯兵,李民,马万年.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