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对马铃薯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慧

作者: 孙慧;吴燕;马静;冯怀章;杨茹薇;徐林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不同耕作方式;马铃薯;土壤含水量;产量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技

ISSN: 1007-3574

年卷期: 2017 年 006 期

页码: 15-16

摘要: 本试验以马铃薯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马铃薯土壤含水量、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浅耕(对照)、深耕与粉垄耕作三者相比较,马铃薯土壤含水量变化是依次增加的,说明深耕与粉垄耕作能达到保水抗旱能力.粉垄与深耕栽培植株性状优于浅耕栽培,根系表现发达,产量提高幅度大,尤其是粉垄耕作增产效果明显.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不同耕作方式对马铃薯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孙慧,吴燕,马静,冯怀章,杨茹薇,徐林黎. 2017

[2]不同栽培方式、播种深度对冬种马铃薯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 樊吴静,杨鑫,谭冠宁,唐洲萍,何虎翼. 2018

[3]旱地马铃薯“一膜两季”免耕栽培模式研究. 何进勤,桂林国,吴晓彦,陈秉焱. 2013

[4]马铃薯垄沟集雨栽培技术研究. 贾有余,任永峰,李彬,王秋雨,赵沛义,赵举,张三粉,郎松岩. 2013

[5]不同耕作方式对成都平原麦稻轮作模式下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闫宇翡,李少昆,李玉鹏,王玉霞. 2010

[6]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环境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伟,张冬梅,樊修武,刘恩科,池宝亮. 2010

[7]西南岩溶区粉垄耕作和免耕方式下甘蔗地土壤优先流特征. 陈晓冰,严磊,陈廷速,李振东,甘磊,SAEED Rad. 2018

[8]玉米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小麦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屈会娟,李金才,黄钢,陈尚洪,刘定辉. 2012

[9]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何文铸,李贝弗,刘永红,荣廷昭. 2005

[10]不同耕作措施对苕子养分吸收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张祥明,左庆,郭熙盛,武际,李胜群. 2015

[11]稻麦轮作不同耕作方式冬小麦田杂草的发生与防除. 杨德斌,陈晓娟,叶慧丽. 2015

[12]半干旱区深松垄作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闫伟平,边少锋,赵洪祥,谭国波,张丽华,李海,方向前,孟祥盟,孙宁. 2016

[13]播种方式对旱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康恩祥,郭天文. 2011

[14]秋覆膜对旱地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郭天文,康恩祥. 2011

[15]富思德农林保水剂在梨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杨庆锋,张亚平,朱瑞艳,杜迎辉,石海强. 2013

[16]保墒减蒸技术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杜江洪,景振举,郑伟,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王学梅,毕晓秀. 2016

[17]秸秆还田对东北半干旱区玉米‖花生轮作系统土壤水热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姚凡云,曹玉军,王虹霏,吕艳杰,刘志铭,魏雯雯,岳玉兰,王永军. 2020

[18]滴灌条件下秸秆覆盖和土壤含水量对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白田田,裴新涌,关小康,杨明达,张鹏钰,王静丽,王和洲,王同朝. 2017

[19]不同保水剂对春小麦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李秀君. 2001

[20]黑土区深松改土对玉米产量形成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王俊河,郝玉波,姜宇博,钱春荣,于洋,宫秀杰,李梁.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