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薯催芽、切块和包衣对其立枯丝核菌病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范国权

作者: 范国权;喻江;高艳玲;李庆全;张抒;于镇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种薯处理;立枯丝核菌;病情分级;质量控制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1151-11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立枯丝核菌病(Rhizoctonia solani)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的产业化发展。本研究中通过设置马铃薯原种种薯催芽、切块及种薯质量大小处理,原原种包衣等处理探讨其对立枯丝核菌病害防控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17日原种催芽、整薯和大薯处理与不催芽、切块和小薯处理各发病等级占比差异不显著;原原种包衣处理的病害发病等级差异不显著。然而,6月21日原种催芽、整薯和大薯处理3级病害发病率显著降低,且原原种包衣大薯处理的病害等级显著低于包衣小薯处理。种薯包衣、催芽、整薯和大种薯处理方式能有效降低生长早期立枯丝核菌病害危害程度,间接证实了种薯芽况良好和出苗速度快对降低立枯丝核菌危害的有效性。因此,在马铃薯生产中采取适当的质量管控技术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害,提升种薯质量。

分类号: S435.32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薯处理对旱地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任永峰,赵沛义,赵举,路战远,张永平. 2013

[2]KS50微生物菌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崔亮,付雪娇,周桦楠,刘冠求,潘家荃,孟令文. 2017

[3]马铃薯高垄双行与种薯处理及配方施肥栽培试验与示范效果. 曾钰婷. 2016

[4]马铃薯种薯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病害防控效果的研究. 张青江,陈恩发. 2024

[5]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菌核)存活力及地下侵染研究. 王晓娇,曹春梅,逯春杏,许飞,刘秉琦. 2018

[6]马铃薯种薯立枯丝核菌病的形成因素、危害及防治措施. 郝智勇. 2017

[7]黑龙江省马铃薯黑痣病菌融合群类型分析. 杨帅,郭梅,王文重,魏琪,董学志,毛彦芝,闵凡祥,王玲. 2022

[8]2种药剂不同施药方式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效比较. 马永强,李继平,惠娜娜,李建军,王立,周天旺. 2013

[9]马铃薯连作土壤拮抗放线菌研究. 陈杰,郭天文,谭雪莲,朱渭兵,魏晓丽,薛泉宏. 2013

[10]环境因子对马铃薯致病立枯丝核菌AG-3融合群生长的影响. 杨帅,闵凡祥,高云飞,郭梅,王文重,魏琪,董学志,吕典秋. 2016

[11]马铃薯干腐病菌和黑痣病菌拮抗芽胞杆菌的筛选及鉴定. 王爱军,柴兆祥,李金花,郭庆刚,王蒂. 2013

[12]中美两国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对比分析. 雷尊国,邓禄军,王启富,李飞. 2011

[13]中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及质量控制. 邱彩玲,申宇,高艳玲,范国权,张抒,张威,马纪,王绍鹏,张静华,胡林双,吕典秋. 2019

[14]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现状与发展趋势. 张威,白艳菊,李学湛,申宇,高艳玲,耿宏伟,范国权,孟宪欣. 2010

[15]对棉花枯、黄萎病和苗期根病病情分级国标的刍议. 张一白,段国琪,张战备,张国强,张慧杰. 2015

[16]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病情分级标准研究. 谢子正,赵帅锋,许渭根,黄世文. 2018

[17]芍药病害调查及抗性品种筛选. 石颜通,张秀新,薛璟祺,吴蕊,石丰瑞. 2014

[18]天津市早春大棚脱毒马铃薯的种植技术. 吴慧中,王玉清. 2010

[19]化学药剂种薯消毒防治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效试验. 徐雪亮,刘子荣,姚英娟,曾绍民,黄衍章,刘小娟,范会云,王奋山. 2019

[20]地膜土豆与胡萝卜套种模式. 董维.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