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扩大甘蓝型春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间遗传差异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柳海东

作者: 柳海东;姚艳梅;徐亮;杜德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遗传距离;SSR;SRAP;AFLP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12 年 21 卷 03 期

页码: 77-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2个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2个春性甘蓝型恢复系、2个春性甘蓝型不育系以及16个由2个春性恢复系与2个半冬性品种杂交选育的新春性甘蓝型恢复系为材料。利用SSR、SRAP、AFLP 3种标记对这些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对新恢复系和相应的亲本恢复系与2个春性不育系间的遗传差异进行比较。3种标记的综合聚类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583处将22份材料分成4类,春性亲本恢复系Ag-5和Qu、2份两春性不育系聚为第Ⅰ类;8份新春性恢复系聚为第Ⅱ类;半冬性亲本LB和5份新春性恢复系聚为第Ⅲ类中;第Ⅳ类包括半冬性亲本305和3份新春性恢复系。16份新恢复系中931-935与2份不育系的遗传距离均小于其亲本恢复系Ag-5与2份不育系的遗传距离,帐23与不育系Ⅰ的遗传距离小于其亲本恢复系Ag-5与不育系Ⅰ的遗传距离,而其余14份新恢复系与2份不育系的遗传距离均大于其相应春性亲本恢复系与2份不育系的遗传距离,说明向春性恢复系中导入半冬性品种遗传成份能有效扩大恢复系与不育系间的遗传差异。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初步定位. 张世超,王英哲,金艳,陈晶晶,王莹,徐博. 2018

[2]SSR和SRAP标记揭示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的差异分析. 陈伦林,邹小云,李书宇,邹晓芬,张建模,宋来强. 2008

[3]87份甘蓝型油菜恢复系与2份优良不育系的遗传差异. 李开祥,姚艳梅,杜德志. 2014

[4]通过分子标记估算遗传距离预测甘蓝型油菜的杂种优势. 谭祖猛,李云昌,胡琼,梅德圣,李英德,徐育松. 2007

[5]青藏高原早熟甘蓝型春油菜遗传资源研究. 张晓梅,姚艳梅,徐亮,杜德志. 2011

[6]籼稻与热带粳稻渗入系间的分子标记差异性和杂种优势分析. 李容柏,张向军,杨新庆,韦燕萍,李小勇,邓智年,吕维利,魏源文,李杨瑞. 2005

[7]黄瓜作图亲本间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黄焕焕,张桂华,韩毅科,魏爱民,杜胜利,张显. 2007

[8]黄瓜远缘群体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分析. 徐晴,张桂华,韩毅科,魏爱民,杜胜利,张显. 2008

[9]甘蓝型春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及其在杂交种选育中的应用. 星晓蓉. 2011

[10]水稻TRB型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产生和特性. 戚秀芳,赵成章,杨长登,吴连斌. 1997

[11]高产、优质多抗夏播糯高粱商粱七号的选育. 孟宪政,袁海波,陈敏菊,陈鑫伟,杜瑞恒. 2011

[12]SRAP标记预测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间杂种优势. 顾慧,陈新军,付三雄,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陈松. 2011

[13]高油植物油莎豆品种资源的遗传基础分析. 赵永国,危文亮. 2010

[14]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周永坚,王立浩,宋勇,刘志敏,毛胜利. 2008

[15]导入白菜型油菜遗传成分拓宽甘蓝型油菜保持系与恢复系间遗传差异的研究. 王艳花,柳海东,姚艳梅,杜德志. 2013

[16]高粱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的关系. 侯荷亭,壮志宏,赵根弟. 1995

[17]艾纳香遗传多样性的SRAP和AFLP对比分析. 张影波,袁媛,庞玉新,王丹,胡璇. 2016

[18]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基因(Ms1)精细定位. 江莹芬,陈凤祥,李强生,胡宝成,吴新杰,侯树敏,范志雄,费维新,荣松柏. 2011

[19]苦瓜AFLP和SRAP的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应用比较. 黄如葵,黄玉辉,刘萌芽,冯诚诚. 2013

[20]梨果皮色泽变异品种(系)的AFLP与SRAP标记鉴定. 赵广,乐文全,路娟,张绍铃,李俊才,吴俊.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