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时期和机收速率对玉米机收损失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长安
作者: 何长安;李金霞;骆生;沈宝山;王俊强;石运强;靳晓春;毕洪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龙江省;玉米;机收损失;收获时期;机收速率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132-137
摘要: 为了进一步降低玉米机械收获损失,本文于2018年在巴彦县、依安县和852农场、2020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试验地开展不同收获时期和机收速率试验,调查不同区域的机收损失因素对玉米机械收获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生长状态下玉米机械粒收作业时,籽粒含水量在23%~25%时损失最低,此时为机械粒收最佳时期,机收速率在1.5m·s-1左右为最佳机车作业速度;正常生长状态下玉米机械穗收作业时,籽粒含水量在28%~33%时损失最低,此时为机械穗收最佳时期,机收速率在1.5~2.0m·s-1时为最佳机车作业速度。田间玉米倒伏状态下,采用适时早收,降低机收速率方式可降低机收损失。
分类号: S225.51
- 相关文献
[1]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收获时期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赵洪祥,李姝,邱萍,殷春红,徐秀杰,边少锋. 2012
[2]福建主栽花生品种果柄节点强度分析. 徐日荣,陈湘瑜,陈昊,张玉梅,蓝新隆,唐兆秀. 2022
[3]黑龙江省玉米种植效益调查. 丛克强,矫江,中本和夫,李国泰. 2011
[4]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研究回顾与展望. 苏俊. 2007
[5]黑龙江省玉米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霍志军,王振华,潘晓琳,李文华,姚文秋,吴爽. 2006
[6]美国俄亥俄州保护性耕作体系情况与黑龙江省农业持续发展建议. 盖志佳,赵文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赵桂范,张敬涛. 2017
[7]黑龙江省新型经营主体的玉米机械收获现状及收获损失分析. 何长安,李金霞,王海玲,蒋佰福,郭荣利,刘英田,柴永山,毕洪文. 2019
[8]黑龙江种植区不同玉米品种胚乳淀粉粒发育对比分析. 戴凌燕,蔡欣月,刘玉涛,殷奎德,张树权,李文华. 2019
[9]黑龙江省玉米效率优势研究. 姜宇博,于洋,宫秀杰,郝玉波,李梁,吕国依,钱春荣. 2021
[10]黑龙江省玉米单产提高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孙善文. 2021
[11]浅析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化途径. 陈喜昌,李波,高云,刑东光. 2003
[12]基于AEZ模型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潜力变化分析. 王秀芬,尤飞,杨艳昭. 2012
[13]玉米间种草木犀技术. 于海林,范瑞兰,吴尔奇,马正耕,王宁. 1988
[14]黑龙江省中西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南元涛. 2005
[15]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效率及玉米生产主体效率实证分析. 黄峰华,李晓晨,张研,毕洪文. 2022
[16]基于AEZ模型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潜力变化分析. 王秀芬,尤飞,杨艳昭. 2012
[17]先玉335对黑龙江省玉米行业的影响. 樊伟民. 2010
[18]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现状及对策. 荆绍凌,孙志超,陈达,孙连双,陈效杰. 2006
[19]黑龙江省玉朱生产和品种布局新形势. 佟屏亚. 2013
[20]黑龙江省玉米除草剂施用现状. 王宇,滕春红,刘兴龙,王克勤.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PRX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作者:郝立冬;徐磊;闫治斌;李世风;石运强
关键词:玉米;PRX基因家族;表达模式;非生物胁迫
-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47的选育
作者:周超;王俊强;韩业辉;徐婷;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于运凯
关键词:玉米;嫩单47;选育;特征特性;早熟;高产
-
玉米秸秆连年不同方式还田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作者:徐洪岩;郝玉波;张微;刘丽;张明爽;孔德崴;何长安;于倩倩;张树棣;钱春荣
关键词:秸秆还田;玉米连作;产量;根系;土壤微生物
-
利用SNP标记对10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孙艳杰;魏国才;吴雨恒;石运强;邵勇;刘英蕊;南元涛;张维耀
关键词:杂种优势;玉米;SNP;聚类分析;遗传相似度;主成分分析
-
玉米耐低氮杂种优势分析
作者:周恪驰;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
关键词:玉米;杂种优势;遗传变异;低氮耐性
-
松嫩平原耐盐碱大豆品种筛选与利用
作者:张笛;袁明;韩冬伟;王振;孙浩月;朱治佳;王俊强;韩业辉
关键词:大豆;耐盐碱;品种筛选
-
国审玉米新品种绥玉5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孙艳杰;魏国才;石运强;邵勇;刘英蕊;南元涛;吴雨恒;张维耀
关键词:玉米;绥玉50;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