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苗数和底追肥比例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广才

作者: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李姗姗;李乃新;张铁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基本苗;追肥比例;冬小麦;产量;蛋白质组分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08 年 22 卷 05 期

页码: 168-1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中任1号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基本苗和氮肥施用策略对小麦植株性状、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本苗数和氮肥底/追比例的处理间株高、穗长、产量、千粒重、容重均有显著差异。穗长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1**)。随基本苗增加,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减少,处理间差异显著。容重有随基本苗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对产量而言,基本苗以450万/hm2时较高,但与300万/hm2和375万/hm2基本苗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生产中在偏晚的播期内,可以根据实际播种时间和地力条件,在300~450万/hm2基本苗范围内进行调整。不同蛋白组分对基本苗处理的反应有别,在基本苗较少时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较低,而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较高。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在各追肥比例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处理间差异显著,且均以底追比例3∶7的处理含量最高。总蛋白含量有随追肥比例增加而提高的趋势。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李振华,丰明,马少康,杨桂霞. 2010

[2]施氮量和比例对冬小麦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李姗姗,丰明,丁玉萍,王秀红,张铁恒. 2009

[3]群体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李振华,刘月洁,王秀红. 2009

[4]栽培因素对北方粳稻产量及米质的影响(Ⅴ)——中期不同比例追肥对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严光彬,李彦利,孟令君,王万成,贾玉敏,严永峰. 2005

[5]晋南平川水地冬小麦精播高产技术研究. 张定一,王随保,徐兆飞. 1990

[6]肥水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及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赵广才,石书兵,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美,郭明明,亓振,王雨. 2017

[7]密肥控对通优粳1号产量影响及高产技术优化(英文).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8]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研究(英文).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9]不同密肥条件下通粳981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周根友,杨红燕,夏华,陈启康. 2017

[10]密肥控对通优粳1号产量影响及高产技术优化.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11]不同密肥条件下通粳981产量构成因子分析(英文). 周根友,杨红燕,夏华,陈启康. 2017

[12]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13]群体调控对济南17号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徐恒永,赵振东,刘建军,张存良,刘爱锋,张怀友,毕德锋,杭新杰. 2001

[14]杂交水稻稀播条件下机插取秧量研究. 许有尊,吴文革,汪新国,周永进,陈刚,胡琪峰,余友玲. 2014

[15]播种量与氮肥运筹方式对直播早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张旅峰,吴建平,柯传勇,金卫兵,范绍斌,罗又红,程磊. 2010

[16]不同基本苗对超级稻南粳45、南粳49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仲维功,杨杰,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王芳权. 2015

[17]不同基本苗对‘南粳51’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王军,仲维功,杨杰,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王芳权. 2015

[18]不同基本苗对直播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梅金先,梅少华,程建平,张世春,袁广丰,钱太平,周灿金,封永铸. 2008

[19]稻油两熟区机插水稻移栽叶龄及穴基本苗适宜值研究. 段秀建,张巫军,姚雄,李经勇,唐永群,文明,肖人鹏. 2021

[20]4种杀虫剂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裴雪霞,王姣爱,党建友,张定一.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