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亲本生殖生长期耐极端高温能力差异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晓军

作者: 陈晓军;雷斌;刘爱民;王明;贾仕仝;唐文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亲本;制种;耐高温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72-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高温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影响较大,培育耐高温杂交水稻亲本尤其重要。2022年在湖南长沙利用20个不育系与43个恢复系共配组150个组合进行制种试验,利用夏季极端自然高温条件,筛选耐热性强的杂交水稻亲本。结果表明,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经历长时间最高温度超过40℃的极端高温后,恢复系F81、爽恢459、8X011、湘农恢1442、乐占、湘农恢0751、X155、湘农恢887、X120、R8022、5W0373、爽恢429、R0859、4WH0818、DY3、爽恢1805、R1928、R889的自交结实率均在80%以上,耐热能力强;不育系599S、爽1S、沁886S、芯香S、展998S与多个恢复系配组的平均异交结实率分别为34.5%、31.2%、33.1%、33.3%、35.9%,最高异交结实率分别为53.6%、49.5%、46.1%、41.5%、41.3%,均高于其他不育系所配组合的平均异交结实率和最高异交结实率,耐热能力强,且所制杂交种裂颖粒率低、病粒率低、种子活力水平高。利用上述亲本选配优势组合,可在平原地区实现规模化、机械化制种。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徐68优201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王友霜,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 2014

[2]优质杂交粳稻徐优201亲本特征特性与高产制种技术. 吴玉玲,刘超,王健康,郭荣良,丁成伟,徐家安,颜俊华. 2008

[3]优质杂交中稻广两优5号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徐得泽,杨国才,刘凯,王子敏,吴建平,蔡海亚,范明勇,游艾青. 2014

[4]杂交粳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刘炜,史延丽. 2002

[5]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 周坤炉,阳和华,徐秋生. 1998

[6]采用表型和分子标记聚类研究杂交籼稻亲本的遗传多样性. 王胜军,陆作楣,万建民. 2006

[7]杂交稻及亲本种子混杂的原因与对策. 赵正洪,周斌,黄志才,周国强,胡仁科. 2002

[8]不同水稻品种种子固有细菌群落的多样性. 刘琳,刘洋,赵亮,邓启云,吴俊,庄文,宋未. 2012

[9]杂交稻与亲本稻米镉含量的相关性初步研究. 罗婧,曹应江,郑家奎,蒋开锋,吴先军,张涛,杨莉,杨乾华,万先齐. 2012

[10]杂交水稻产量性状配合力研究. 韦鹏霄,吕志仁. 2004

[11]利用PCR产物确定杂交水稻品种与亲本间的亲缘关系. 胡书娟,刘璐,陈希,彭伟正,杨斌,詹庆才. 2020

[12]杂交水稻亲本分子身份证及SSR指纹数据库的建立. 陆徐忠,从夕汉,刘海珍,倪金龙,马琳,李莉,倪大虎,杨剑波. 2012

[13]亲本抗瘟性对杂交水稻组合抗瘟性的影响. 谢戎,刘成元,叶华智,杨文钰. 2007

[14]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初报. 杨勋毅,李祖清,刘浩,方绪池,熊胜,蒋伟,杨惊涛. 2012

[15]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械化插秧试验初报. 黄庭旭,张琳,杨东,艾火隆,张水金,陈代尧,郑家团. 2010

[16]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周承恕. 2000

[17]杂交水稻新组合中百优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探索. 蒋延军,徐济虎,彭应财,龚志山,陈学莲. 2007

[18]两系杂交中籼组合Y两优646的选育与应用. 宋运钟,徐志灵,邓启云,陈文富,杨伟. 2018

[19]杂交水稻制种及生产的化学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吕艳梅,肖层林. 2011

[20]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IV.两系法杂交稻种子生产现状与研究进展. 刘建兵.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