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双向回交导入系定位水稻苗期耐亚铁毒和锌毒的QTL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建

作者: 张建;Aijaz Ahmed SOOMRO;柴路;崔彦茹;王小倩;郑天清;徐建龙;黎志康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关键词: 耐亚铁毒害;耐锌毒害;QTL;SNP;水稻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3 年 39 卷 10 期

页码: 1754-17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铁和锌是水稻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在低洼或酸性土壤中,过量的二价铁和锌对水稻生长具毒害作用,最终造成生物量和产量下降。为探讨水稻苗期耐亚铁毒、锌毒的遗传机制,利用优质粳稻品种Lemont和高产籼稻品种特青为亲本构建的高代双向回交导入系和308个在染色体上均匀分布的SNP标记剖析耐亚铁毒、锌毒相关的QTL。从双向导入系共检测到42个影响耐亚铁毒、锌毒相关性状如苗高、苗干重、根干重以及胁迫与对照相对值的QTL,多数位点增强亚铁毒、锌毒抗性的有利等位基因来自Lemont。其中同时在2个背景下表达的QTL有4个,占定位QTL总数的9.52%,说明大多数QTL的表达具有明显的遗传背景效应。同一遗传背景下同时影响耐亚铁毒和锌毒的QTL有9个,其中QSdw5在2个背景中均被检测到,其效应大小和方向一致,说明水稻苗期耐亚铁毒、锌毒之间存在遗传重叠位点。因此,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从Lemont中导入或聚合有利的遗传重叠区域,可以提高特青对亚铁毒、锌毒的抗性水平。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苗期耐亚铁毒和锌毒胁迫的关联分析. 张建,王小倩,向小娇,申聪聪,徐建龙. 2015

[2]利用高密度SNP芯片精确定位长豇豆耐早衰性QTLs. 苑希蕊,吴晓花,汪宝根,吴新义,鲁忠富,李国景,徐沛. 2018

[3]烟草抗赤星病主效QTL的候选基因初步筛选. 张雨生,蒋彩虹,胡晓莉,赵强,耿锐梅,杨爱国,程立锐,王元英. 2018

[4]玉米苗期耐盐性状的QTL分析. 张宁,李冬冬,陈阳松,任蒙蒙,王瑞,张凌霄,郑军. 2018

[5]一种基于PCR的水稻SNP标记检测方法. 王钰,许学,秦瑞英,陆徐忠,李莉,杨剑波,倪金龙,马卉,汪秀峰. 2020

[6]利用EcoTILLING简化技术进行水稻基因型鉴定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 滕斌,李泽福,罗志祥,吴敬德,朱学桂,宣红,张瑛. 2012

[7]利用4个姊妹近等基因系群体定位水稻粒重和粒形QTL. 姚国新,李金杰,张强,胡广隆,陈超,汤波,张洪亮,李自超. 2010

[8]水稻穗粒数相关基因的初步定位. 余建平,张强,熊海燕,朱汝财,李自超. 2013

[9]水稻千粒重和垩白粒率的QTL及其互作分析. 周立军,江玲,刘喜,陈红,陈亮明,刘世家,万建民. 2009

[10]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 刘颖,叶生鑫,彭强,张大双,吴健强,王际凤,黄培英,朱速松. 2016

[11]水稻化感材料控制稗草的基因定位研究. 徐正浩,何勇,崔绍荣,赵明,张旭,李迪. 2003

[12]水稻芽性状耐冷性的QTL分析. 巩迎军,阮雯君,荀星,董彦君,林冬枝,叶胜海,张小明. 2009

[13]水稻苗期生长对缺磷响应的QTL定位(英文). 林冬枝,张永娟,张俊芝,罗利军,董彦君. 2010

[14]利用籼粳交“热粳35/协B”F_2群体对水稻再生力的QTL分析. 李兴星,郑剑,周军杰,杨永清,秦小健,张汉马,梁永书. 2016

[15]水稻耐冷QTL定位以及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李育红,王志平,戴正元,黄年生. 2016

[16]水稻柱头外露率及相关性状研究状况及展望. 吴健,孙玥,张融雪,李军玲,王晓静,孙林静,马忠友,闫双勇,苏京平,王胜军,刘学军. 2017

[17]盐、碱胁迫下水稻苗期根数和根长的QTL分析. 索艺宁,张春可,于乔乔,张恩源,谢冬微,冷月,王亮,孙健. 2018

[18]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性的QTL分析. 张涛,杨莉,蒋开锋,黄敏,孙群,陈温福,郑家奎. 2008

[19]基于CSSL的水稻芽期耐盐性QTL定位. 赵春芳,张善磊,赵庆勇,周丽慧,赵凌,姚姝,张亚东,王才林. 2017

[20]水稻再生能力和头季稻产量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谭震波,沈利爽,陆朝福,陈英,朱立煌,周开达,袁祚廉.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