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三系亲本的杂种优势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孔宪旺
作者: 孔宪旺;袁彩勇;王健;汤述翥;顾铭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恢复系;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ISSN: 1671-0517
年卷期: 2009 年 11 卷 03 期
页码: 14-16
摘要: 本研究收集具有代表性的BT型粳稻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各16个,共配制229个杂交粳稻组合,就粳稻的杂种优势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杂交粳稻普遍存在较强的中亲优势,但多数性状的超亲优势不强,在生长势上则表现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杂交粳稻大穗优势突出,但结实率多表现为负向优势,是目前制约杂交粳稻产量优势发挥的主要限制因素。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粳稻三系亲本杂种间性状相关性分析. 孔宪旺,袁彩勇,王健,袁生堂,汤述翥. 2009
[2]粳稻三系亲本亲子间性状相关性分析. 孔宪旺,袁彩勇,王健,袁生堂,汤述翥. 2009
[3]粳稻三系亲本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 孔宪旺. 2011
[4]粳稻恢复系湘晴的特征特性及应用效果. 王建平,谢裕林,朱勇良,乔中英,黄萌,陈培峰,陈益海. 2008
[5]粳稻SSR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恢复系卷叶性状QTL分析. 郭媛,程保山,洪德林. 2009
[6]粳稻新的不育系、恢复系杂交组合部分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赵海岩,王昌华,郑文静. 2006
[7]粳稻恢复系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 褚庆芳,马洪文. 2007
[8]高产粳稻品种兼恢复系京光651的选育. 洪立芳,毛振武,陈刚,芦金华,李增高,刘艳平,陈宝红. 2002
[9]北方杂交粳稻恢复系分子育种材料构建的研究进展. 马秀芳,华泽田,黎志康,郝宪彬,张忠旭,吕桂兰. 2006
[10]甘蓝型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九号恢复系5862R的选育. 张瑞茂,侯国佐. 2002
[11]甘蓝型油菜“三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 1990
[12]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杂交水稻研究上的应用进展. 王昌华,张燕之,夏永胜,郑文静,赵家铭. 2009
[13]水稻早恢402体培后代及测交F_主要性状的变异分析. 谢戎,李永洪,何光华,扬正林. 2002
[14]一个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材料的选育及利用研究. 董云麟,杜禾. 1993
[15]基于3个甘蓝型春油菜Pol CMS的优良恢复系选育. 赵绪涛,柳海东,李开祥,徐亮,杜德志. 2021
[16]大豆不育系的恢复系筛选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李杰坤,张磊,孙文勤,黄志平,张丽亚,胡晨,胡国玉,周斌. 2010
[17]高粱的杂种优势与同工酶. 张维强,张纯慎,唐秀芝,李兴桥,苏益民. 1981
[18]以半冬性甘蓝型油菜为亲本增强春性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 姚艳梅,柳海东,徐亮,杜德志. 2013
[19]籼型三系杂交稻稻米中重金属镉含量的杂种负优势效应及配合力、遗传力分析. 游书梅,蒋开锋,杨莉,杨乾华,张涛,万先齐,郑家奎. 2011
[20]高大韧稻恢复系特恢的选育和应用研究. 莫永生,卢升安,杨培忠,何龙飞,李春生.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智慧果园关键应用场景研究进展
作者:吴建伟;张琳;郑文刚;秦向阳;吴忠高;方锡红;王永泉;芦天罡;王健;朴香淑;王芳;岳巧云;张海合;季婧;丛小蔓;李奇峰
关键词:智慧果园;大数据;模型;数智化
-
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苏粳1180的选育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曹鹏辉;于雅洁;乔中英;袁彩勇;董明辉;宋云生;谢裕林;陈飞;朱勇良
关键词:粳稻;苏粳1180;选育;栽培技术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问答系统研究综述
作者:任海玉;刘建平;王健;顾勋勋;陈曦;张越;赵昌顼
关键词:大语言模型;智能问答;自然语言处理;检索增强生成;提示学习;知识图谱
-
水稻DMP1、DMP2、DMP3基因突变体的创制及其单倍体诱导能力鉴定
作者:胡风越;王健;王春;王克剑;刘朝雷
关键词:水稻;单倍体诱导;DMP;Os MTL
-
基于Fuzzy-PID的棉花打顶升降装置设计与试验
作者:薛星星;胡斌;贾首星;王健
关键词:棉花打顶机;升降装置;高度控制;模糊PID;仿真研究
-
玉溪市柑桔主产区综合比较优势分析研究
作者:李冬云;倖华珍;魏永葵;邝应聪;魏丹;施云庭;马晶;赵美琼;代龙彪;王娅;赵映莲;鲁鹏;王健;姚万福;陶磅
关键词:玉溪市;柑桔;主产区;比较优势
-
13份姜荷花品种花粉形态观察
作者:石丁蓉;冷青云;谌振;黄素荣;奚良;张琼尹;王健;杨光穗
关键词:姜荷花;花粉形态;扫描电镜;倍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