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学形态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雷刚

作者: 雷刚;周坤华;陈学军;黄月琴;袁欣捷;方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小孢子;绒毡层;花蕾形态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22 年 34 卷 004 期

页码: 28-32

摘要: 为探究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B351A小孢子败育的时期及细胞学机制,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外观形态特征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半薄切片法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B351A及其保持系B351B的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学形态进行了观察,并对不同时期对应花蕾外观形态进行了测量和描述.结果表明,雄性不育材料B351A小孢子败育发生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此时部分绒毡层细胞高度液泡化,体积径向增加,挤压药室导致花粉母细胞畸形,不能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而败育.供试材料花粉母细胞时期或之前时期最明显的特征是花萼紧闭;四分体时期花萼微开,纵径3.11±0.40 mm,横径2.77±0.30 mm;当花冠与花萼等长时处于单核靠边期.花蕾外观形态特征可作为判断小孢子发育时期的依据,从而方便选取所需的小孢子对应的花蕾.

分类号: S641.3

  • 相关文献

[1]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FS1030A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张玲玲,张晓芬,陈斌,孙艳,韩华丽,耿三省. 2012

[2]大葱雄性不育花药败育的形态学特征和细胞学研究. 岳丽昕,王清华,刘泽洲,孔素萍,高莉敏. 2023

[3]高粱非迈罗型A_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2V4小孢子败育过程的细胞学研究. 梁小红,仪治本,赵威军,崔贵梅,孙毅,崔丽霞. 2006

[4]水稻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生物学比较研究. 郭慧,李树杏,向关伦,杨占烈,甘雨,黄宗洪,潘建慧,吴先军. 2012

[5]甘蓝型油菜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NRO4270A的鉴定. 舒畅,刘超,吴江生. 2015

[6]小麦D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小孢子发育的超微结构观察. 杨景成,于元杰,齐延芳,沈法富,刘凤珍. 2001

[7]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王瑞丽,马蓉丽,成妍,雷阳,张光星. 2016

[8]洋葱63A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绒毡层的提早衰退有关(英文). 李园园,杨清,严继勇,陈敏. 2006

[9]辣椒花蕾外部形态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相关性. 付文婷,廖芳芳,吴青青,张爱民,韩世玉,何建文,邢丹,杨红. 2015

[10]辣椒单倍体培养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付文婷. 2011

[11]辣椒单倍体培养研究进展. 苏维,常彩涛. 2010

[12]辣椒小孢子胚胎发生早期的组织化学染色. 成妍,乔宁,梁燕平,田如霞,焦彦生,苗如意. 2019

[13]基因枪法介导的辣椒花药遗传转化技术研究. 张晓芬,王国云,杜和山,陈斌,温长龙,耿三省. 2018

[14]辣椒游离小孢子细胞团培养的胚状体形成. 刘凡,赵泓,陈斌,张月云. 2007

[15]辣椒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特征相关性分析. 周书栋,张祖姣,戴雄泽. 2013

[16]辣椒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比较. 王兰兰,王晓林,魏兵强,陈灵芝,张茹. 2015

[17]不同游离方式辣椒小孢子的胚胎发生. 成妍,巫东堂,马蓉丽,魏学红,焦彦生,吴海涛. 2012

[18]不同基因型辣椒相同花器外部形态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差异. 张芳,李海涛,张馨宇. 2009

[19]辣椒小孢子培养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戈伟,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 2009

[20]辣椒CMS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叶青静,阮美颖,王荣青,姚祝平,李志邈,万红建,程远,杨悦俭,周国治.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