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斯坦种公牛血清替代补体溶血活性研究(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长法

作者: 王长法;高运东;王洪梅;杨少华;张燕;李建斌;侯明海;仲跻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种公牛;溶血活性;替代途径;补体;酵母聚糖

期刊名称: 动物学报

ISSN: 0001-7302

年卷期: 2006 年 04 期

页码: 82-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将国外脊椎动物血清补体溶血活性标准测定方法,运用到荷斯坦种公牛研究中,首次建立了测定荷斯坦种公牛血清补体溶血ACH50的方法。种公牛血清经相应靶红细胞吸附后,可溶解悬浮在EGTAMgGVB缓冲液中的正常的兔血红细胞、人A,B,AB,O型红细胞,小鼠、大鼠、鸡红细胞,但对绵羊、山羊、猪红细胞溶血活性较低;对奶牛红细胞无溶血活性。且发现种公牛血清的溶血活性和靶红细胞的动物种类在系统发育上和种公牛的亲缘关系远近没有直接联系。种公牛血清在EGTAMgGVB缓冲液中对兔血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最适条件是:温度是37℃,最适pH是7.3-7.4,最适Mg2+的浓度是4mmol/L,最适孵育时间为90min。溶血活性是二价离子依赖、热敏感(溶血活性热灭活温度是56℃)。种公牛血清对兔血红细胞的溶血活性在受到酵母聚糖、甲胺、肼、EDTA、鸡抗酵母聚糖牛血清结合物抗血清处理时,溶血活性可全部或部分消失,溶血活性抑制程度与补体抑制剂浓度相关。我们运用建立的标准溶血方法并以兔血红细胞作为指示细胞检测不同年龄的53头种公牛血清补体替代途径的溶血活性,溶血值在13.2-44.3u/ml之间,还发现不同年龄组公牛之间溶血活性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步增大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4-5岁公牛群中达到最大值。对种公牛血清补体系统溶血水平进行系统研究,一方面可以填补国内在此领域研究空白,另一方面也利于种公牛疾病监测、控制,此外也为兽医临床诊断试剂的研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分类号: S852.5

  • 相关文献

[1]肽聚糖制剂对日本对虾非特异免疫因子的作用. 王秀华,宋晓玲,黄倢. 2004

[2]基因工程蛋白金葡菌α-溶血素的纯化及活性检测. 张海燕,马卫明,杨宏军,王长法,何洪彬,曹永芝. 2009

[3]牛乳铁蛋白衍生肽FP-PF的安全性及其抑菌机理. 付永岩,李盈盈,姜瞻梅,刘飞,姜成刚,侯俊财,田波,王玉堂. 2020

[4]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山东分离株(zfb)β-溶血素(hlb)的克隆、表达及溶血活性分析. 杨钦,王长法,杨宏军,杨少华,高运东,仲跻峰,彭广能. 2009

[5]猪链球菌2型重组suilysin的高效表达及其生物学特性. 陈正涛,颜世敢,张秀美,张琳,杨少华,许传田,胡北侠,郝明飞,李建亮. 2013

[6]鹅β-防御素3基因的分离、鉴定及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特性. 张名岳,周财源,韩宗玺,邵昙昊,刘胜旺,马得莹. 2011

[7]牛溶菌肽线性衍生物Bac2a的生物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 李盈盈,韩宛君,曹宋宋,侯俊财,姜瞻梅,姜成刚,王海梅,逄诗玥. 2017

[8]3种中草药对克氏原螯虾血清溶血活性、凝集活性的影响. 许巧情,黄翠,赵朝阳,周鑫. 2011

[9]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研究进展. 冯二凯,陈立志,刘晓颖. 2009

[10]新型牛乳铁蛋白衍生肽KW-WK的生物活性及其稳定性. 王海梅,李盈盈,侯俊财,姜成刚,李东飞,卢佳音,赵悦含,逄诗玥. 2018

[11]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的表达纯化和活性实验. 董靖,刘永涛,胥宁,杨秋红,杨移斌,艾晓辉. 2019

[12]中草药添加剂饲喂生长猪的效果. 王林,瞿永前. 2011

[13]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猪的抗病促生长效果. 徐小波,胡荣,邵明灿,瞿永前,邢光东. 2012

[14]芩连液与白虎汤对气分证家兔补体经典途径活化的影响比较. 张世栋,王东升,王旭荣,李世宏,李锦宇,陈炅然,李宏胜,严作廷. 2012

[15]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1研究进展. 张海燕,王长法,仲跻峰,杨桂文,安利国. 2011

[16]东方田鼠血清体外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效果的初步观察. 刘金明,傅志强,李浩,魏梅雄,林矫矫. 2002

[17]四季鹅C4B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英文). 茆骏,邢光东,王根林. 2014

[18]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后东方田鼠血清补体的动态变化和杀虫作用. 柴淑梅,张倩,翟颀,余新刚,洪炀,陆珂,李浩,林矫矫,谢建芸,傅志强. 2019

[19]闽西南黑兔一般抗病特性的研究. 陈冬金,陈岩锋,谢喜平,孙世坤,桑雷,丁晓红. 2014

[20]拥挤胁迫对史氏鲟稚鱼血浆溶菌酶活性和补体水平的影响. 聂芬,石小涛,李大鹏,庄平.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