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贝叶斯最大熵和多源数据的作物需水量空间预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景雷

作者: 王景雷;康绍忠;孙景生;陈智芳;宋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数据处理;回归;整合;作物需水量;贝叶斯理论;硬数据;软数据;先验信息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7 年 09 期

页码: 99-106+315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作物需水量是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充分利用多源数据和先验知识,快速经济地获取精度较高的区域作物需水量对于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为精确预测作物需水量,该文以长系列实际监测和校核作物系数后计算得到的作物需水量为硬数据,利用硬数据确定获得最大熵的约束条件,根据软数据获取渠道的不同(部分年份缺失的站点数据、文献中获得的数据、利用灌溉试验数据库中的作物需水量资料,采用协同克立格方法获得的数据、考虑主要地形因子和主要气象要素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方法获得作物需水量数据以及遥感数据),提出不同来源软数据的概率密度函数表达方法,采用贝叶斯最大熵(Bayesian maximum entropy,BME)方法对不同来源的作物需水量信息进行有机整合。结果表明:除硬数据+文献软数据外,其他数据整合呈现一致结果。华北地区冬小麦作物需水量在豫南地区较小,中部地区黄河北岸有连片的相对高值区,山东需水量相对较高,冀东北的乐亭、唐山附近有相对低值区。除硬数据+文献软数据比不整合的精度低9.41%外,其他软数据源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整合效果,硬数据+克立格软数据、硬数据+GWR软数据和硬数据+除文献数据外的其他软数据分别比不整合的精度提高85.33%、85.75%和91.69%。对考虑地形、气象等要素的多源数据进行整合可更好地反映冬小麦作物需水量空间分布的细节,显著提高估算精度,为稀疏监测站点地区水土资源的精准管理和优化配置提供数据支撑。

分类号: O212.8`S311

  • 相关文献

[1]基于Bayesian分析的垂穗披碱草根系力学特性估计方法. 付江涛,郭鸿,李晓康,胡夏嵩,刘昌义,李希来. 2023

[2]播量和施肥对糜子产量、农艺性状及生长的影响. 王显瑞,赵敏,张立媛,宋兴会. 2012

[3]含水率对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算的影响. 司海青,姚艳敏,王德营,刘影. 2015

[4]不同杂交组合优质冷鲜鸡体尺与屠宰性能相关及回归分析. 屠云洁,束婧婷,章明,许盛海,吴俊峰,单艳菊,姬改革,盛中伟,邹剑敏. 2017

[5]重庆武隆高山甘蓝根肿病气象预测研究. 范莉,王妍,李晶,唐余学. 2019

[6]珍稀濒危兰科植物移植保育研究进展. 王喜龙,朱荣杰,土艳丽,文雪梅. 2018

[7]雄先型核桃雄花疏除的二次回归与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英文). 王贤萍,曹贵寿,杨晓华,张倩茹,李凯,李鸿雁,段泽敏. 2015

[8]安徽省优质稻米生产区划研究(上). 李泽宫,王守海,吴李君. 1992

[9]雄先型核桃雄花疏除的二次回归与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王贤萍,曹贵寿,杨晓华,张倩茹,段泽敏. 2014

[10]甘蓝型油菜F_2群体主要脂肪酸含量间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戚存扣,浦惠明,傅寿仲. 1993

[11]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谷物饲料进行消化率测定. 刘宁,J.Z.Foot,P.Plinn,P.HeazleWood. 1997

[12]用分阶段回归模式进行作物产量气候分析—以北京地区冬小麦为例. 程延年,周兆德. 1994

[13]从科学发展观谈我国动物营养科研工作的跨越与回归. 张子仪. 2005

[14]不同甜菜品种根际钾吸收特性的研究. 周建朝,潘绍英,B.Marlander,H.Glattkowskl. 1998

[15]粳稻稻米食味仪测定值与理化指标的关系. 林建荣,詹勇强,闵捷,宋昕蔚,吴明国. 2011

[16]不同杂交组合优质冷鲜鸡体重与鸡冠相关和回归分析. 屠云洁,束婧婷,章明,单艳菊,姬改革,盛中伟,肖琴,许盛海,吴俊峰,邹剑敏. 2017

[17]从科学发展观谈我国动物营养科研工作的跨越与回归. 张子仪. 2004

[18]杏雌蕊败育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 戴桂林,田建保,杨晓华,聂国伟. 2005

[19]湖南粮食安全中长期预测研究. 林中,李亮. 2017

[20]绥芬河驼背大麻哈鱼移殖放流及回归效果的初步研究. 董崇智,赵春刚,齐树海,段广元,解福君,张国财.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