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锌玉米植株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盛锋

作者: 王盛锋;刘云霞;高丽丽;韩亚;黄金生;Hilman;刘荣乐;汪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锌;生物量;红外光谱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4 年 20 卷 04 期

页码: 1005-10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是一种基于化合物中官能团和极性键振动的结构分析技术。本文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测缺锌和正常供锌玉米植株不同器官的组分变化,同时比较两个玉米品种植株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和锌含量,以期为缺锌影响玉米生长与生理代谢的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农大108和郑单958两个玉米品种,利用营养液培养方式,设置缺锌和正常处理。1)当玉米出现缺锌症状后,将地上部和根系分开,测量株高和根长,烘干至恒重测干重。2)烘干至恒重的植株样品用HNO3-HClO4(3∶1)消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型号WFX-120C,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测定消煮液中锌浓度,计算植株中锌含量和锌积累量。3)收获玉米根系放入FAA固定液(70%酒精∶38%甲醛∶乙酸体积=90∶5∶5)中,利用扫描仪(EsponV700)扫描根系样品获取数字化图像,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软件(Regent Instruments Inc.,Canada)对图像进行分析,获得根长、根面积、根体积等指标。4)取玉米根、茎、叶部分烘干样品,磨碎过0.2 mm筛,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VERTEX 70,Bruker)检测不同部位的光谱特性,OPUS 6.5软件采集数据并进行基线校正。【结果】缺锌胁迫下,植株地上部锌含量明显下降,低于临界水平(20μg/g),生物量降低;缺锌根系面积与体积变小,总根长变小。用缺锌与施锌植株生物量比来表征玉米对缺锌敏感性,品种农大108较郑单958对缺锌更为敏感。缺锌玉米根系和叶片FTIR谱在波数3410、2920、1650、1380、1055 cm-1附近处透过率较高,茎FTIR谱在这些波数处透过率较低,表明缺锌导致根系和叶片中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及核酸含量下降,而在茎中有所积累。农大108植株中各组分变化受缺锌影响较大。【结论】缺锌导致玉米植株生长受抑,利用FTIR技术研究发现缺锌植株中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及核酸组分发生变化,农大108植株中各组分变化受缺锌影响较大,品种农大108可能较郑单958对缺锌更为敏感。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土壤水分供应下锌对玉米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王盛锋,高丽丽,刘自飞,黄金生,陈磊,刘荣乐,汪洪. 2013

[2]铁、锌配施对紫花苜蓿生物量和光合特征的影响. 吴冬强,冯萌,于成,李天银,吴德斌,郭正刚. 2016

[3]氨基酸与锌配合喷施提高小白菜生物量、品质及锌利用效率. 沈欣,李燕婷,袁亮,赵秉强,林治安,杨相东,李娟. 2017

[4]肉牛日粮补锌对粗料纤维和玉米有机物瘤胃降解的影响. 王峰,莫放,黄应祥,王茂荣,苗朝华,陈瑶. 2008

[5]玉米耐低锌品种的筛选及评价. 蔡鑫鑫,杨克军,王玉凤,吕晓丽,张崎峰. 2014

[6]施锌对玉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杨利华,郭丽敏,傅万鑫. 2003

[7]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缺锌胁迫玉米根尖微量元素空间分布. 张金尧,宋书会,郭伟,徐芳森,汪洪. 2019

[8]土层水分非均匀供应下施锌对玉米植株中Ca、Fe、Mn、Cu吸收积累的影响. 汪洪,刘荣乐,金继运. 2012

[9]锌肥对寒地春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蔡鑫鑫,杨克军,王玉凤,吕晓丽,张崎峰. 2014

[10]农业生产中重金属污染边际土壤的恢复研究. 郑娟,任丽华,柳金库,曹锐. 2022

[11]玉米锌中毒可能性的研究. 康玉林,黄新江,刘更另. 1992

[12]玉米锌营养研究概述. 郭启飞,杨治平. 2011

[13]锌肥对寒地春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蔡鑫鑫,杨克军,王玉凤,张崎峰. 2013

[14]分层供水和表层施锌对玉米植株生长和锌吸收的影响. 汪洪,周卫,金继运. 2007

[15]锌素营养对作物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诸天铎,刘新保,李春花,杨清. 1995

[16]锰锌的土壤吸附和小麦夏玉米对锰锌的吸收规律研究. 张国印,赵同科,孙祖琰. 1998

[17]不同土壤水分供应与施锌对玉米水分代谢的影响. 汪洪,金继运,周卫. 2004

[18]不同元素配施对玉米营养吸收的影响. 安景文,解占军,王成,邱卫文,李影. 2003

[19]间作玉米对大豆鼓粒期产量与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杨春杰,谭春燕,陈佳琴,刘作易,龚丽娜,朱星陶. 2015

[20]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广德5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贾凯,路战远,郭晓霞,白岚方,程玉臣,孙峰成,郭小刚.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