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鼢鼠驱动高寒草甸土壤碳氮含量变化的时效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玲玲

作者: 王玲玲;李捷;段媛媛;刘彩凤;吴彤;郭正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寒草甸;鼠丘效应;边缘效应;有机碳;氮;C∶N;ANR

期刊名称: 中国草地学报

ISSN: 1673-5021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91-1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小型地下啮齿动物鼠丘效应和边缘效应影响土壤碳氮含量的时效性,本研究采用分区取样法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0~20 cm土层有机碳和氮随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鼠丘恢复年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鼠丘效应影响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C∶N和铵态氮/硝态氮(ANR),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其中,鼠丘不同土层的有机碳含量、0~10 cm土层的铵态氮含量和C∶N在第4年时恢复至对照区水平,鼠丘0~10 cm土层的全氮、硝态氮含量和ANR在第3年时恢复至对照区水平;10~20 cm土层,鼠丘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在第5年恢复至对照区水平,土壤全氮在第1年恢复至对照区水平。边缘效应影响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及C∶N,亦表现出明显的时效性。其中,边缘区不同土层的铵态氮含量在第4年时恢复至对照区水平;0~10 cm土层,边缘区的土壤硝态氮、有机碳含量在第3年时恢复至对照区水平,土壤全氮含量和C∶N在第5年恢复至对照区水平;边缘区10~20 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在第2年恢复至对照区水平。

分类号: S812.2

  • 相关文献

[1]不同恢复措施对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孙羽,李晓燕,陈杰,李小安,马志雯,刘翔,石红霄. 2023

[2]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和磷的形态及分布的影响. 郑顺安,陈春,郑向群,李松. 2012

[3]生物炭对京郊沙化地土壤性质和苜蓿生长、养分吸收的影响. 郑瑞伦,王宁宁,孙国新,谢祖彬,庞卓,王庆海,武菊英. 2015

[4]水旱轮作对冷浸田土壤碳、氮、磷养分活化的影响. 李清华,王飞,林诚,何春梅,钟少杰,李昱,林新坚. 2015

[5]黑土根际土壤有机碳及结构对长期施肥的响应. 陈磊,郝小雨,马星竹,周宝库,王爽,魏丹,周磊,刘荣乐,汪洪. 2022

[6]长期免耕和深松提高了土壤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及全氮含量. 李景,吴会军,武雪萍,王碧胜,姚宇卿,吕军杰. 2021

[7]水稻秸秆还田年限对稻麦轮作田土壤碳氮固存的影响. 崔思远,朱新开,张莀茜,曹光乔,陈新华,沈有柏. 2019

[8]流沙湾表层沉积物中碳、氮、磷的分布特征和污染评价. 罗昭林,朱长波,郭永坚,粟丽,李俊伟,区又君. 2014

[9]有机物料输入稻田提高土壤微生物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 陈安强,付斌,鲁耀,段宗颜,胡万里. 2015

[10]红花花青素还原酶基因ANR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鲁丹丹,谭政委,李磊,余永亮,许兰杰,杨红旗,董薇,梁慧珍. 2022

[11]不同樟子松林分碳空间分布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马骏,卢志朋,安宇宁,曹怡立. 2023

[12]豆科绿肥对渭北旱塬土壤养分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影响. 杜威,王紫泉,和文祥,高亚军,曹卫东. 2017

[13]西藏的边缘效应与昆虫分化研究. 黄复生,王保海,覃荣,刘晃,韩建成. 2010

[14]西藏的边缘效应与昆虫分化研究. 黄复生,王保海,覃荣. 2008

[15]梨小食心虫在桃园中发生危害的“边缘效应”研究. 康总江,朱亮,宫亚军,石宝才. 2012

[16]烟粉虱MED隐种在不同种植模式棉田中的分布型研究. 杨念婉,万方浩. 2013

[17]高寒草甸区饲用燕麦品种营养价值综合评价研究. 王桃,徐长林,姜文清,周志宇. 2010

[18]短穗兔耳草克隆生长对高寒草甸土壤营养库衰退的响应. 孙涛,王彦龙,施建军,赵景学,尚占环. 2010

[19]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生物量沿环境梯度的变化. 王长庭,曹广民,王启兰,景增春,丁路明,龙瑞军. 2007

[20]短期放牧对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高寒草甸土壤及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影响. 李世卿,王先之,郭正刚,周杰,薛冉,沈禹颖.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