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莱州湾渔业资源增殖的敌害生物及其对增殖种类的危害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启升
作者: 唐启升;韦晟;姜卫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渤海;增殖;敌害鱼类;对虾;梭鱼;鲈鱼;保护对策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1997 年 8 卷 02 期
页码: 199-20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根据近岸捕食鱼类胃含物分析及渤海生物资源大面积定点拖网调查 ,研究了渤海莱州湾渔业资源增殖的敌害生物种类、分布及其对增殖种类的危害 .结果表明 ,鲈鱼幼鱼、黄姑幼鱼、绵鱼尉、虾虎鱼类是捕食渤海对虾、梭鱼等增殖种类幼体的主要敌害生物 ,危害主要发生在近岸 ,其中鲈鱼危害较为严重 ,主要危害期为 7月 ,被捕食的幼对虾长度以 3~ 7cm为主 .鉴于敌害生物大量捕食增殖种类主要发生在近岸和两者密集分布区的重叠处 ,在增殖放流区选择上 ,对敌害生物采取“回避”策略是保护增殖放流种类的可行措施 .
分类号: S917
- 相关文献
[1]渤海中国对虾资源增殖调查. 李忠义,王俊,赵振良,周军,吕振波,董婧,刘茂利,金显仕. 2012
[2]珠江口池养梭鱼鳃的光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 区又君,陈四海,李加儿,苏慧. 2013
[3]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梭鱼(Liza haematocheila)、黑石斑鱼(Centropristis striata)的营养成分及加工品质比较. 赵睿,娄方瑞,丁福红,马爱军,王婷. 2016
[4]滩涂梭鱼和油菜品种CH12轮作的高效技术研究. 李国峰,周辑成,顾军,李茜. 2009
[5]梭鱼(Liza haematocheila)4个野生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毛守康,马爱军,丁福红,闫喜武,罗海忠,李伟业,徐宝荣,王怀忠,王宝义. 2016
[6]饲料蛋白水平对梭鱼形体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陈涛,王爱民,胡毅,倪金金,乔帼,徐跑,刘波,徐钢春,陆永生. 2018
[7]梭鱼仔、稚、幼鱼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聂广锋,李加儿,区又君,汤清亮,吴水清,王鹏飞,温久福. 2016
[8]梭鱼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等位基因酶的遗传变异. 杨锐,庄志猛,喻子牛,戴继勋,邓景耀. 2002
[9]梭鱼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王建新,邴旭文,张成锋,李冰,朱健. 2010
[10]梭鱼人工繁育技术. 李国峰,王宁,顾军. 2006
[11]广东池养梭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陈四海,区又君,李加儿. 2011
[12]珠江口池养梭鱼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 陈四海,区又君,李加儿,苏慧,陈怡飚,马之明. 2013
[13]间歇性投喂模式对梭鱼幼鱼消化系统发育及形态行为的影响. 聂广锋,李加儿,区又君,王鹏飞,温久福,汤清亮. 2015
[14]梭鱼早期发育阶段体色形成与鳍的分化. 聂广锋,李加儿,区又君,吴水清,王鹏飞,温久福. 2016
[15]鲻梭鱼营养与环境因子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彭士明,施兆鸿,陈超. 2008
[16]我国鲻、梭鱼类资源开发及其生态养殖前景的探讨. 施兆鸿,彭士明,侯俊利. 2010
[17]珠江口池养梭鱼肾脏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区又君,陈四海,李加儿. 2014
[18]大凌河流域生态环境特点及保护. 刘素媛,李铁军. 1997
[19]黔西南地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金线莲的生存现状及保护对策. 敖茂宏,罗晓青,吴明开. 2011
[20]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保护对策. 张明辉.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国式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过去和未来
作者:唐启升
关键词:渔业;以养为主;发展模式;驱动力;种类组成;渔业碳汇;容量管理;限额捕捞;养护措施;可持续产出研究
-
中国近海渔业生物捕捞群体碳汇评估
作者:张波;唐启升
关键词:中国近海;捕捞群体;总碳汇;净碳汇;相关建议
-
渔业碳汇与碳汇渔业定义及其相关问题的辨析
作者:唐启升;蒋增杰;毛玉泽
关键词:渔业碳汇;碳汇渔业;贝类养殖碳使用、移出、储存与释放;贝藻碳汇量评估;发展建议
-
浒苔碳汇功能评估及其扩增途径
作者:张晓雯;唐启升
关键词:浒苔;固碳特点;碳汇评估;碳汇扩增途径
-
福建省海洋渔业绿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作者:唐启升;方建光;王俊;黄凌风;沈长春;曾志南;苏永全;蒋增杰
关键词:海水养殖;海洋捕捞;环境友好;资源养护;福建省
-
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山东高质量发展
作者:唐启升
关键词:
-
渔业环境面临形势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崔正国;曲克明;唐启升
关键词:渔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质量;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