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油不同轮作模式对农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友德

作者: 陈友德;赵杨;高杜娟;罗先富;崔婷;童中权;吴家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田;甲烷;氧化亚氮;轮作模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20 年 010 期

页码: 4701-47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南方稻区不同轮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水稻-油菜轮作处理的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特征,并估算稻田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结果表明,双季稻田、一季中(晚)稻田、油菜地和休闲地CH4平均排放量分别为135.25, 55.64、 5.05和1.89 kg·hm-2,稻季CH4排放占不同轮作周年CH4排放的91.8%~98.5%,稻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与CH4排放呈显著正相关,常规晚稻稻田CH4排放比杂交晚稻高18.7%(P<0.05);双季稻田、一季中(晚)稻田、油菜地和休闲地N2O平均排放量分别为0.94、 0.64、 1.38和0.24 kg·hm-2,油菜地的N2O排放占周年排放的57.2%~70.2%,双季稻和一季稻处理的冬闲农田N2O排放占周年排放的17.8%和30.6%,杂交稻和常规稻稻田N2O排放无显著性差异;双季稻-冬闲和双季稻-油菜的GWP处理高于稻-油和稻-冬闲处理,稻季排放CH4的GWP占轮作周年GWP排放的71.2%~90.9%; GHGI以稻-稻-油菜最高,稻-油和稻-冬闲处理较低,综合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南方稻区选择杂交晚稻-油菜的种植模式,有利于南方多熟制稻田的温室气体减排.

分类号: S511%S565.4%S181

  • 相关文献

[1]有机肥等碳施用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英文). 纪雄辉,彭华,谢运河,官迪,田发祥,朱坚,霍莲杰. 2018

[2]我国稻田甲烷排放量和施用氮肥氧化亚氮排放量的估算. 85-913-04-05攻关课题组,周毅. 1993

[3]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研究综述. 邵美红,孙加焱,阮关海. 2011

[4]长期不施磷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何竹,许琛,周贝贝,薛利红,汪玉,沈明星,杨林章. 2021

[5]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董文军,来永才,孟英,唐傲,张喜娟,冷春旭. 2015

[6]施肥对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易琼,逄玉万,杨少海,卢钰升,付弘婷,李苹,蒋瑞萍,唐拴虎. 2013

[7]不同有机肥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产量的影响. 纪雄辉,彭华,谢运河,官迪,田发祥,朱坚,霍莲杰. 2018

[8]稻田温室气体(CH_4和N_2O)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减排措施研究进展. 易琼,唐拴虎. 2015

[9]长期不同施肥类型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速率的影响. 胡立峰,陈阜,肖小平,杨光立. 2006

[10]我国作物秸杆燃烧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估算. 85-913-04-05攻关课题组 ,张大芳. 1993

[11]水稻低碳生产研究进展. 周胜,宋祥甫,颜晓元. 2013

[12]水分和秸秆管理减排稻田温室气体研究与展望. 周胜,张鲜鲜,王从,孙会峰,张继宁. 2020

[13]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 董红敏,李玉娥,陶秀萍,彭小培,李娜,朱志平. 2008

[14]不同竹炭施用量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王欣欣,邹平,符建荣,邵玲玲,俞巧钢. 2014

[15]华南稻区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CH_4和N_2O排放特征. 易琼,唐拴虎,逄玉万,黄旭,黄巧义,李苹,付弘婷,杨少海. 2014

[16]旱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子及减排增汇措施分析. 谢立勇,叶丹丹,张贺,郭李萍. 2011

[17]中国畜禽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 胡向东,王济民. 2010

[18]免耕条件下稻草还田方式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 李玉娥,万运帆,石生伟,廖育林,刘运通,李勇. 2012

[19]除草剂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丁洪,郑祥洲,雷俊杰,张玉树,陈静蕊,李世清. 2012

[20]生物质炭化还田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刘玉学,王耀锋,吕豪豪,陈义,唐旭,吴春艳,钟哲科,杨生茂.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