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对吉林中部春玉米产量形成及氮素分配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松

作者: 程松;展文洁;袁静超;史旭曾;梁尧;张水梅;刘松涛;张畅;任军;刘剑钊;蔡红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品种;播期;产量;干物质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109-1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实验设置3个播种日期,对比研究不同播种日期对两个玉米品种产量、生物量、氮素积累和分配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XY335在早播和晚播处理下,产量比中播处理分别提高11.5%和5.1%;ZD958在早播和中播处理下,产量较晚播分别提高15.8%和11.1%。在VT-R6期,XY335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早播和晚播较中播分别提高6.8%和2.7%、31.5%和11.4%,ZD958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早播和中播较晚播分别提高26.6%和25.9%、99.2%和59.4%。在早播处理下,XY335、ZD958具有较高的花后干物质和氮素分配,分别达到了58.5%和63.2%、49.1%和52.2%。在公主岭地区,两个品种均适宜早播,但XY335播期范围更广,适宜播期均通过提高VT-R6期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而提升产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播期对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产量的影响. 冯晓辉,王明泉. 2015

[2]播期对绿豆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葛维德,王英杰,赵阳. 2013

[3]不同播期对江苏徐州地区冬小麦土壤水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轲,张利华,吴世明,张仁祖,张会云. 2020

[4]播期对新疆北疆膜下滴灌春大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闫博文,胥雅馨,马鹏,郜全同,王聪,章建新,薛丽华,孙诗仁. 2023

[5]不同播期对春播红小豆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赵阳,葛维德. 2013

[6]播期对川西平原直播稻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陈红琳,朱孟琦,沈学善,陈尚洪,李旭毅,刘定辉. 2019

[7]播期对西南地区垄作直播高粱生长、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尹学伟,李强,王秋月,鲁远源,李清虎,魏灵,张晓春. 2022

[8]影响吉林省玉米产量的因素. 冯艳春,郑洪兵,杜鹃,姚丽影. 2016

[9]裉饲兼用玉米中原单32号的育成与推广. 唐秀芝,张维强. 2001

[10]江苏沿海地区25个鲜食玉米品种引种效果初报. 赫明涛,王军,水玉林,张明. 2003

[11]青海优异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异及产量研究. 贺晨邦,马进福,王敏,何建兰,刘晓春. 2015

[12]不同品种玉米产量及其营养品质与毒素污染情况比较分析. 华晶忠,孟祥丽,鲁晓婷,刘笑笑,魏春雁. 2019

[13]施钾时期和施钾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倪大鹏,刘强,阴卫军,韩金龙,朱彦威,王同燕,阴才. 2007

[14]除草剂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徐田军,吕天放,赵久然,王荣焕,陈传永,刘月娥,刘秀芝,邢锦丰,王元东,刘春阁. 2018

[15]不同化控剂处理下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研究. 李慧明,段宏凯,平俊爱,李爱军,李卫东,杜志宏,吕鑫. 2016

[16]3个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的研究. 刘兴贰,才卓,孙发明,焦仁海,徐艳荣. 2006

[17]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化控剂作用下产量的差异分析. 程永钢,段宏凯,闫建宾,程彦俊,贺文文,穆艳芳,李卫东,冯万军. 2016

[18]密植条件下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性分析. 董秀丽,韩登旭,杨杰,阿布来提·阿布拉,戴爱梅,李俊杰,王业建,刘俊,郗浩江,梁晓玲,李铭东. 2023

[19]玉米新品种嫩单19的种植表现与栽培技术. 许健,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周超,孙培元,兰宏宇. 2018

[20]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状况分析与研发对策. 赵伟.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