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核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乐

作者: 张乐;金龙国;罗玲;王跃平;董志敏;孙守红;邱丽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基因组;转录组;密码子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1 年 37 卷 06 期

页码: 965-9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大豆核基因密码子的使用模式,探讨影响其密码子组成和编码特点的因素,为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改良大豆提供理论依据。以大豆基因组的46430个高置信编码基因和2071条大豆全长转录本序列为数据来源,应用CodonW软件对大豆全基因组密码子组成、同义密码子使用频率和全长转录组编码区密码子使用各项参数的计算和统计分析发现,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编码区G+C和GC3s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G+C和GC3s含量越高的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越高,并确定了UCC和GCC为大豆最优密码子。编码区长度分组分析表明,密码子使用偏好性随编码区长度的增加而降低,编码区较长的基因则趋向于随机使用密码子,且在转录组数据范围内,编码区长度介于400~600bp的基因表达水平最高。大豆叶片和种子中特异表达基因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和基因表达水平较为接近,但种子特异表达基因的G+C和GC3s含量均显著高于叶片特异表达基因,而其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则极显著低于叶片特异表达基因。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基于转录组序列的非洲菊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卢珍红,原晓龙,李绅崇,单芹丽,王毅. 2023

[2]454测序技术开发微卫星标记的研究进展. 程晓凤,黄福江,刘明典,汪登强. 2011

[3]梨BAHD家族基因的鉴定及石细胞分化相关成员的筛选. 库尔班·吐松,艾沙江·买买提,巴音克西克. 2021

[4]基于生物信息学的睡莲SSR位点特征分析. 苏群,田敏,刘俊,王凌云,李春牛,李先民,黄展文,王虹妍. 2021

[5]吉陶单极虫(Thelohanelluskitauei)基因组信息揭示了其强大的寄主(鲤鱼)营养剥夺能力. 杨雅麟,熊杰,周志刚,霍凤敏,刘玉春,缪炜,王蒙,章晋勇,王敏,王磊,姚斌. 2013

[6]极地动物基因资源研究现状与发展战略. 陈松林,徐文腾,陈张帆. 2019

[7]基于两种对虾参考基因组的中国明对虾性别分化区域初步探查. 王琼,李健,何玉英. 2023

[8]半红树植物水黄皮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黄健子,张万科,黄荣峰,郑易之. 2014

[9]半红树植物水黄皮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黄健子,张万科,黄荣峰,郑易之. 2015

[10]糜子分子遗传研究进展与展望. 杨天育. 2022

[11]猪T细胞受体β链转录组与基因组分子结构研究进展. 姚文娟,房永祥,刘泰安,王春燕,景志忠. 2015

[12]后基因组时代橡胶树分子生物学. 晁金泉,杨署光,田维敏. 2020

[13]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棉蚜携带病毒种类. 吕丽敏,王春义,雒珺瑜,李春花,崔金杰. 2014

[14]新疆褐牛分子生物学和组学研究进展. 王骁,马桢,高亮,谢鹏贵,苏楠,陈文中,张雨夏,闫向民,陈雪松. 2024

[15]整合基因组和转录组筛选调控北京鸭脂肪沉积的候选基因. 刘嗣睿,刘洪飞,刘大鹏,牟启铭,唐贺贺,张鹤,张永福,侯水生,周正奎. 2025

[16]侵染大豆的花生斑驳病毒公主岭分离物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张春雨,李小宇,王晨,战笑蕾,刘建青,王永志. 2022

[17]大豆基因组F连锁群较高密度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 刘峰,陈受宜,庄炳昌. 2000

[18]大豆Nramp基因家族的序列特征与亲缘关系分析. 胡润芳,林国强,张广庆,滕振勇,陈志雄. 2011

[19]利用已知植物R基因对大豆基因组抗病候选基因的预测. 张礼凤,李伟,陈相艳,徐冉,王彩洁,戴海英,阚天君. 2009

[20]用栽培大豆与半野生大豆间的杂种F2群体构建基因组分子标记连锁…. 张德水,庄炳昌.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