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野生稻对稻曲病抗性鉴定与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建坤

作者: 胡建坤;黄蓉;李湘民;刘永锋;曹志斌;黄瑞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稻曲病;抗性鉴定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286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774-7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了解东乡野生稻对稻曲病抗性水平,初步分析其抗病原因,对东乡野生稻在水稻抗稻曲病育种工作中应用给予评价。【方法】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对东乡野生稻107份单株材料进行稻曲病抗性鉴定,以了解其抗性水平,并通过调查与统计试验材料的穗苞长度、宽度、菌液容纳量以及接种后一定时间内气温等因素,对东乡野生稻材料抗稻曲病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107份东乡野生稻单株材料中,表现高抗的材料有19份,占鉴定材料的17.76%;表现抗病的材料有74份,占鉴定材料的69.16%;表现中抗的材料有12份,占鉴定材料的11.21%;表现中感的材料有2份,占鉴定材料的1.87%;高抗及抗病材料共93份,占鉴定材料的86.92%,没有感病及高感材料,表明东野材料整体对稻曲病有较好的抗性。穗苞长度、宽度及菌液容纳量调查结果显示,破口时东乡野生稻穗苞长度(28.73 cm)大于两优培九(22.05 cm),穗苞直径(0.65 cm)小于两优培九(0.87 cm),表明东乡野生稻与两优培九穗型存在显著差异,穗型的差异导致东乡野生稻穗苞菌液容纳量(0.88 mL)显著小于两优培九(1.93 mL),而穗苞菌液容纳量的减少降低了水稻与病原菌的接触数量,这可能是东乡野生稻对稻曲病整体抗性水平较高的原因之一。正常生长下的东乡野生稻孕穗及破口时间均晚于两优培九,因此接种后一定时间内东乡野生稻平均温度(24℃)低于两优培九(28.3℃),而稻曲病菌的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0℃,因此接种后东乡野生稻所处环境温度较低,不利于稻曲病菌生长,这可能是东乡野生稻对稻曲病整体抗性水平较高的另一原因。【结论】东乡野生稻对稻曲病有较高的抗性水平,在水稻育种工作中,可以利用东乡野生稻来改变水稻的穗型或推迟水稻生育期,以提高水稻对稻曲病的抗性。

分类号: S435.111.4

  • 相关文献

[1]东乡野生稻稻曲病人工接种技术研究. 胡建坤,黄蓉,李湘民,刘永锋,廖泰珍,黄瑞荣. 2020

[2]江西省细菌性条斑病菌的致病型划分和水稻抗性资源的鉴定. 李信申,邹丽芳,蔡耀辉,黄瑞荣,华菊玲. 2017

[3]贵州省水稻主栽品种抗稻曲病性鉴定与评价. 何海永,谭清群,陈小均,杨学辉,吴石平,王莉爽,袁洁. 2013

[4]湖南省水稻新品种稻曲病抗性鉴定研究. 高杜娟,李友荣,唐善军. 2012

[5]水稻稻曲病研究进展. 黄珊. 2012

[6]水稻品种稻曲病抗性鉴定研究进展. 高杜娟,陈友德,李友荣. 2012

[7]辽宁省水稻主推品种对稻曲病抗性鉴定及评价方法研究. 缪建锟,徐晗,闫晗,杨皓,褚晋,白元俊,董海. 2023

[8]安徽省水稻主栽及后备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研究(英文). 苏贤岩,叶正和,丁克坚,陈莉,王学峰. 2012

[9]安徽省水稻品种稻曲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胡逸群,郑求学,陈晴晴,沈文杰,张爱芳. 2021

[10]我国稻曲病研究进展. 曾列先,陈深,李传瑛,韦靖鸾,谭新球,朱小源. 2011

[11]安徽省水稻区试品种(系)对稻曲病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张爱芳,陈雨,王春林,张新,王文相. 2013

[12]水稻稻曲病抗性鉴定技术及影响因子研究. 王剑,卢代华,张鸿,龚学书,陈雪娟,任鸿志,毛建辉. 2015

[13]东乡野生稻RPS2类候选抗病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李磊,韩小霞,邢俊杰,李玲龙,阳志刚,罗秀娟,李丁,谢灵灵,曹孟良. 2009

[14]东乡野生稻根系抗氧化系统对冷胁迫的反应. 张成良,杨军,陈大洲,肖叶青. 2009

[15]东乡野生稻渐渗系基因组结构变化及多样性分析. 邓晓娟,罗向东,谢建坤,万勇,胡标林,曹娟芳,戴亮芳. 2012

[16]东乡野生稻耐冷片断导入系基因表达谱的比较分析. 陈明亮,章禄标,胡兰香,吴小燕,陈红萍,肖叶青. 2016

[17]低温诱导东乡野生稻幼苗期叶片cDNA文库的构建和鉴定. 邢俊杰,崔玲玲,韩小霞,阳志刚,李丁,谢灵灵,曹孟良. 2010

[18]东乡野生稻苗期根系形态性状耐冷性遗传分析. 张成良,陈大洲,肖叶青. 2010

[19]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的QTL定位. 肖宁,洪义欢,张超,苏琰,张小蒙,陈建民. 2010

[20]东乡野生稻群体植株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 肖晗,应存山,罗利军.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