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树冠不同冠层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余海云

作者: 余海云;石元值;马立锋;伊晓云;阮建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冠层;光合作用;光合有效辐射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13 年 06 期

页码: 505-5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茶树树冠整体的光合能力是决定茶树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了10龄龙井43投产茶园茶树树冠表层(受光率100%)、中层(受光率50%~70%)、下层(受光率0%~15%)叶片的光合作用特性、生理生态指标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从树冠表层至下层叶片接受到的光合有效辐射显著降低,但空气CO2浓度以树冠下层最高;叶片比叶重、单位面积全氮和全碳含量、叶绿素含量均以表层显著高于下层,而以重量为基础的全氮和全碳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冠层分布差异;表层和中层叶片的光响应曲线表现为典型的Farquhar模型,但下层叶片无类似特征;光饱和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以表层叶片最高、下层叶片最低,但胞间CO2浓度以下层叶片最高;表层和中层叶片光合氮效率差异不大,但显著高于下部叶片。这表明,冠层下部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使光合系统活性和羧化效率明显降低,而气孔导度的下降可能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如何采取科学的栽培技术,进而调节树冠叶片分布以提高茶树群体光合能力值得深入研究。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水稻冠层光截获与叶面积和产量的关系. 李艳大,汤亮,张玉屏,朱相成,曹卫星,朱艳. 2010

[2]水稻机穴播密度对群体冠层光截获及产量构成影响. 王新其,赵志鹏,李国梁,施圣高,曹伟召,陈小倩,左军,曹黎明. 2017

[3]玉米和大豆条带间作模式下的光环境特性. 高阳,段爱旺,刘祖贵,申孝军. 2008

[4]赣北机采棉蕾期冠层光分布特性的研究. 李永旗,李亚兵,崔爱花,张丽娟,谢业涛,李直兴,高红兵,夏绍南. 2016

[5]棉花冠层不同尺度光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刘帅,李亚兵,韩迎春,王国平,杨北方,冯璐,雷亚平,范正义,杜文丽. 2017

[6]苹果开心形树冠不同部位光合与蒸腾能力的研究. 张显川,高照全,舒先迂,魏钦平. 2005

[7]苹果两种树形叶片对光强和CO2浓度互作的光合响应及光抑制特性. 林琭,李志强,蔚露,王红宁,牛自勉. 2020

[8]不同品种杏叶片光合、蒸腾日变化耦合分析. 杨超,鲁绍伟,陈波,谷建才,李少宁. 2015

[9]水稻叶片形态对冠层特性和光合有效辐射传输的影响. 吕川根,邹江石,胡凝,姚克敏. 2007

[10]不同LED光源对辣椒光合特性的影响. 钱胜艳,刘世琦,刘颖颖,连海峰,陈亚霏,张现征. 2016

[11]土壤水分胁迫对不同茶树品种光合作用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唐劲驰,黎健龙,唐颢,曾浩. 2014

[12]炭疽病对茶树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张政,王晓荣,钱虹,张兰,颜鹏,张丽平,张新富,李鑫,韩文炎. 2020

[13]氮素水平对不同品种茶树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向芬,李维,刘红艳,周凌云,江昌俊. 2018

[14]氮素形态和弱光胁迫对茶树生长代谢的影响. 申瑞寒,马立锋,杨向德,方丽. 2023

[15]不同浓度氟对茶树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陈志辉,游小妹. 2014

[16]遮阴树对茶树生长及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韩文炎,金晶,魏吉鹏,张兰,李鑫. 2022

[17]侧多食跗线螨为害对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 徐泽,凌泽芳,谢堃,吴蔚文,钱伟. 1994

[18]茶树光合作用特点及提高光能利用率途径. 赵和涛. 1992

[19]不同供钾水平对茶树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林郑和,钟秋生,陈常颂,陈志辉,游小妹. 2013

[20]外源水杨酸甲酯对高温胁迫下茶树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魏吉鹏,李鑫,王朝阳,李洋,张兰,沈晨,颜鹏,张丽平,韩文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