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三系杂交粳稻规模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满利

作者: 张满利;李全英;李如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粳稻;规模机械化;制种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20 年 39 卷 010 期

页码: 155-1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辽宁是杂交粳稻大面积应用最早的地区,经过40多年的发展,理论和技术体系较为成熟,但随着劳动力的不断减少,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种子生产已经不适应杂交粳稻发展新的要求.辽宁地区不断进行资源创新,育出了一批适合规模机械化制种的高异交结实的不育系,并逐渐形成了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其异交结实率达50%以上,满足了新时期杂交粳稻的发展需求.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三系杂交粳稻发展的历史与问题. 浦汉春,周振玲,徐大勇. 2015

[2]徐68优201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王友霜,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 2014

[3]杂交粳稻制种父本花期延迟措施的效应分析. 张忠旭,隋国民,陈温福,李全英,姚继攀,李如海,张丽颖,沈枫,吕桂兰,王文杰. 2009

[4]杂交中粳69优8号的特征特性及应用研究. 王健康,刘超,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徐家安. 2003

[5]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粳稻三系不育系10A开花习性的影响. 王胜军,闫双勇,童继平,马忠友,苏京平,孙林静,刘学军. 2010

[6]优质杂交粳稻组合辽73优62高产制种技术. 付亮,马作斌,郑文静,何娜,高虹,赵明珠,张丽颖,唐志强,王辉,王远征,王昌华. 2021

[7]杂交粳稻中不育株形成原因及减少不育株的对策. 全立勇,胡惠根,李福兴,蔡炳祥. 2001

[8]杂交粳稻申优28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制种技术研究. 程灿,曹黎明,朱建华,况慧云,王在满,牛付安,周继华,储黄伟,张安鹏,邓宏中,罗忠永,张克红,孙滨. 2023

[9]杂交晚粳组合南粳优293的选育、栽培及制种技术. 李余生,黄胜东,杨娟,张亚东,王才林. 2022

[10]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4号”选育与应用. 倪林娟,曹黎明,袁勤. 2005

[11]激素在杂交粳稻制种中的应用研究. 代贵金,蔡伟,王彦荣,王妍,张忠旭,王大为. 1999

[12]父母本行比及母本株距对杂交粳稻花优14母本机插制种产量的影响. 程灿,张琦,周继华,牛付安,储黄伟,罗忠永,曹黎明,袁勤,顾永平. 2016

[13]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1号”选育与应用. 袁勤,倪林娟,曹黎明,吴月兰. 2002

[14]优质超高产杂交中粳新组合徐2优1号的选育及应用. 刘超,王健康,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 2009

[15]早熟杂交中粳稻8优682亲本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 孙克新. 2002

[16]辽优3225特征及高产栽培技术. 代贵金,蔡伟. 2000

[17]杂交中粳9优138高产栽培及高产制种技术. 王健康,刘超,郭荣良,孙克新. 2000

[18]江苏省杂交粳稃丰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克新. 1999

[19]江苏省杂交粳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克新. 1999

[20]试论淮北地区杂交粳稻的发展. 刘超.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