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珠母贝不同生长阶段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曼

作者: 吴曼;刘宝锁;黄桂菊;陈明强;范嗣刚;喻达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选育;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多因素方差分析;AMMI模型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5 年 05 期

页码: 916-9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不同生长阶段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从2012年1月在海南构建的家系中选取生长快、中、慢3个典型家系(分别编号为F1、F2和F3),于海南陵水黎安、广东湛江覃斗和广西防城白龙3个不同海区进行养殖试验,每个海区每个家系的放养数量为800个,养殖1年。采用方差和加性主效应乘积交互作用(additive main effects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AMMI)模型对各家系不同生长阶段壳长、壳高、壳宽和体重4个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海区间合浦珠母贝的生长差异显著(P<0.05),其中海南黎安的生长较快,广西白龙较慢;家系间,F2家系的壳长、壳高、壳宽生长速度最快,F1家系体重生长速度最快。整个试验阶段总体上4个性状的基因型方差占变异总方差的比例为72.47%~88.55%,环境方差占9%~24.13%,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占3.32%~4.04%。随着生长的进行,4个性状的基因型方差所占比例由最早阶段的92.32%~98.66%下降到最后阶段的32.45%~68.10%,环境方差由0.11%~1.27%增加到24.41%~62.26%,家系×环境互作方差由0.79%~3.9%增加到3.84%~7.51%。AMMI模型双标图分析表明,F1家系与覃斗、F2家系与黎安存在一定的互作,而F3家系的稳定性最好。上述结果显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较小,家系对表型变异的贡献较大,表明家系的选择非常重要。该结果对合浦珠母贝优良品系的选育与推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应用AMMI模型分析水稻区域试验. 涂敏,黄贵民,甘雨,金帮文. 2010

[2]用AMMI模型分析作物区域试验中的地点鉴别力. 李本贵,阎俊,何中虎,李仲来. 2004

[3]AMMI模型在高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王艳秋,邹剑秋. 2007

[4]作物品种区试数据分析的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MMI)图形. 王磊,杨仕华,沈希宏,谢芙贤. 1998

[5]基于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玉米品种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选择评价. 岳海旺,魏建伟,刘朋程,陈淑萍,卜俊周. 2024

[6]花生新品种吉花11号的选育及品种稳定性分析. 朱统国,高华援,凤桐,周玉萍,王绍伦,刘海龙,杨富军,王丽. 2014

[7]鱼类标志放流步骤的优选及其在黄鳍棘鲷中的应用. 吕少梁,王学锋,李纯厚. 2019

[8]电子鼻在芒果采后病原菌种类判别中的应用研究. 李敏,胡美姣,张正科,梁秋南,杨冬平,陈亮,郑淑英,高兆银. 2014

[9]林地转变为茶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吴志丹,张文锦,尤志明,邱陈华. 2018

[10]家庭属性对农户选择种植作物的影响机制——以黑龙江省宾县为例. 夏天,吴文斌,唐华俊,周清波,杨鹏,李正国,刘珍环,余强毅. 2013

[11]小麦产地矿质元素溯源指纹信息影响因素研究. 刘宏艳,魏益民,郭波莉,魏帅,姜涛,张婉. 2014

[12]水、旱稻根系性状与抗旱性相关分析及其QTL定位. 穆平,李自超,李春平,张洪亮,吴长明,李晨,王象坤. 2003

[13]粳稻SSR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恢复系卷叶性状QTL分析. 郭媛,程保山,洪德林. 2009

[14]不同基因型小麦新品系主要性状稳定性分析. 任勇,李生荣,杜小英,陶军,周强,欧俊梅,范其新. 2007

[15]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重、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栾生,罗坤,阮晓红,曹宝祥,王浩,杜学芳,张凯,孔杰. 2013

[16]黄淮冬麦区新育成品种的基因型×环境交互效应分析. 张存良,殷玉芬. 1988

[17]牙鲆“鲆优2号”不同养殖地点生长和存活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李仰真,杨英明,刘洋,卢昇,吴垚磊,赵玉柱,马腾,程向明,程佳禹,陈松林. 2020

[18]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试点合理性与代表性的研究. 赵景忠,张平治,汪建来,叶震. 1992

[19]应用GGE双标图分析我国春小麦的淀粉峰值粘度. 张勇,何中虎,张爱民. 2003

[20]五个箭筈豌豆品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及农艺性状稳定性. 南志标,张吉宇,王彦荣,李春杰,聂斌,张建全,赵宏.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