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种藜麦萌发期抗逆性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志恒

作者: 王志恒;黄思麒;李成虎;周吴艳;胡韩;徐中伟;马维亮;魏玉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藜麦;萌发期;抗逆性评价;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热图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25-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综合评价藜麦种子萌发期的抗逆性,为藜麦抗逆机理研究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用-0.36 MPa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300 mmol/L的NaCl模拟盐胁迫,40 mmol/L的混合碱(NaHCO3和Na2CO3物质的量比为9∶1)模拟碱胁迫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选择13个藜麦品系(南非1号、南非2号、陇藜1号、陇藜2号、陇藜3号、陇藜4号、HTH-y605、HTH-01、贺兰太行藜麦、DACE、钻石1号、嫁祺2号、青海1号)为材料,通过测定发芽率、发芽势、总长和鲜质量等9个指标,结合主成分、热图及聚类分析综合评价藜麦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耐盐性和耐碱性。【结果】3种逆境胁迫对13种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影响不大,但对出苗后幼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在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标中,鲜质量和发芽势可作为藜麦萌发期抗旱性的主要鉴定指标;陇藜3号、钻石1号和嫁祺2号为高抗旱品种,南非1号、陇藜4号、HTH-y605和HTH-01为干旱敏感品种。在耐盐性鉴定中,根长、发芽率和干质量可作为藜麦萌发期耐盐性的主要鉴定指标;HTH-y605和HTH-01为高耐盐品种,陇藜3号为盐极度敏感品种。在耐碱性鉴定中,根长、发芽势和鲜质量可作为藜麦萌发期耐碱性的主要鉴定指标;陇藜4号、HTH-y605和HTH-01为高耐碱品种,陇藜1号和陇藜3号为碱极度敏感品种。种子萌发阶段,不同藜麦品系的耐盐性与耐碱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抗旱性与耐盐碱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对13种藜麦品种的抗逆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分别筛选出了抗旱、耐盐和耐碱的藜麦品种和鉴定指标。

分类号: S519

  • 相关文献

[1]4种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期的抗逆性评价. 普布卓玛,片多,次珍,尼玛仓决,益西央宗,普布卓玛(大),罗增,多吉顿珠,付娟娟. 2024

[2]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筛选与鉴定. 吴奇,周宇飞,高悦,张姣,陈冰嬬,许文娟,黄瑞冬. 2016

[3]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段雅娟,曹士亮,于滔,李文跃,杨耿斌,王成波,刘宝民,刘长华. 2022

[4]藜麦种质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逄鹏,张智勇,李立军,齐冰洁,郭占斌. 2020

[5]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品种藜麦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的适宜性. 杨钊,刘文瑜,黄杰,魏玉明,谢志军,李琦,杨发荣. 2023

[6]基于表型性状的藜麦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唐力为,代沙,蔺雨阳,任尧,李倩,吕婉茹,张洁,补雪梅,蒋云. 2022

[7]甘肃高寒区藜麦种质资源的适应性评价. 黄杰,杨发荣,魏玉明,刘文瑜,谢志军. 2024

[8]中国北部藜麦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和相关性分析. 胡一波,杨修仕,陆平,任贵兴. 2017

[9]中国北部藜麦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和相关性分析. 胡一波,杨修仕,陆平,任贵兴. 2016

[10]38份藜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 黄杰,刘文瑜,吕玮,魏玉明,金茜,杨发荣. 2018

[11]青海47份藜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 陈翠萍,闫殿海,左皓南,高森,张书苗,刘洋. 2021

[12]我国主要金柑品种果皮中挥发性成分比较. 郑洁,江东,张耀海,焦必宁,庞俊晓. 2015

[13]基于热图和聚类分析的马铃薯矿质元素含量评价. 王颖,田应金,蒋伟,包丽仙,尹自友,李先平. 2019

[14]中亚大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筛选与鉴定. 任毅,王仙,张金汕,聂石辉,吴高明,耿洪伟,方伏荣. 2019

[15]大蒜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王薇薇,吴永成,梅燚,祖艳侠,郑佳秋. 2021

[16]103份白三叶种质资源萌发期耐铜性评价. 陈菲,赵思怡,张鹤山,张志飞. 2020

[17]不同程度盐胁迫下大豆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张兆宁,李江辉,赵怡宇,范亚茹,杜艳丽,韩德志,张玉先,杜吉到. 2023

[18]66份白三叶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张志飞,武建新,曾宁波,穆麟,张鹤山,文昭竹. 2018

[19]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的棉花种子萌发期耐涝性鉴定评价. 罗礽兰,胡道武,王静静,潘兆娥,贾银华,何守朴,王立如,庞保印,陈全家,杜雄明. 2023

[20]新疆高粱种质资源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岳丽,山其米克,王卉,再吐尼古丽·库尔班,毛红艳,刘敏.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