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对黄顶菊种子萌发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风娟

作者: 李继泉;徐兴友;郭艾英;胡京蕊;杜淑欣;万方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顶菊;种子萌发;环境因子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09 年 29 卷 04 期

页码: 1947-19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黄顶菊是一种入侵性极强的外来杂草,其种子对环境的适应是其成功入侵的前提。通过室内条件下黄顶菊种子的物理特性、环境因子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可为探讨黄顶菊快速蔓延的原因与揭示黄顶菊成功入侵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黄顶菊种子极多而轻与黄顶菊大面积扩散密切相关,温度、光照和种子埋藏深度是决定黄顶菊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黄顶菊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40℃,25℃最适于种子的萌发,25~35℃条件下有利于幼苗的生长;黄顶菊种子是光敏感型种子,在土壤表面的萌发率最高(74.44%),大于3cm的深层土壤中则不能萌发;pH对黄顶菊种子的萌发影响不明显,但其幼苗在酸性条件下生长较好;黄顶菊种子的萌发能忍受一定的盐胁迫和干旱胁迫,但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根长和苗长逐渐降低,50%的土壤含水量对黄顶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比较适宜。

分类号: S451

  • 相关文献

[1]黄顶菊种子萌发过程中DNA甲基化的MSAP分析. 全志星,田佳源,张思宇,皇甫超河,杨殿林,王慧. 2017

[2]不同生境黄顶菊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张天瑞,皇甫超河,白小明,杨殿林. 2010

[3]黄顶菊对6种草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李香菊. 2007

[4]环境因子对繁缕种子萌发的影响. 于金萍,刘亦学,李琦,张惟,白鹏华. 2021

[5]中国特有药用植物黄花胡椒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郝朝运,胡丽松,范睿,谭乐和,伍宝朵,杨建峰. 2017

[6]环境因子对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徐高峰,张付斗,李天林,申时才,张玉华. 2011

[7]白苞猩猩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苏银玲,杨子祥. 2014

[8]鹅观草种子萌发及出苗特性. 谢元,周伟军,陆永良,于晓玥,唐伟. 2019

[9]新疆绿洲灌区玉米田杂草种子库及环境因子对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巩雪花,王小武,付开赟,贾尊尊,吐尔逊·阿合买提,乔小燕,叶晓琴,郭文超,丁新华. 2024

[10]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的发生特性与综合控制技术. 唐秀丽,谭万忠,付卫东,张国良,陈艳. 2010

[11]生物替代技术防控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试验. 韩建华,程子林,张思晨,皇甫超河,武克纪. 2014

[12]入侵植物黄顶菊不同器官和不同发育阶段DNA表观遗传多样性变化特征. 张思宇,全志星,田佳源,杨殿林,刘红梅,王慧. 2019

[13]黄顶菊生长过程中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郭艾英,刘万学,万方浩. 2010

[14]土壤含水量对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褚世海,李儒海,倪汉文,万鹏,张学江. 2010

[15]紫花苜蓿和向日葵对黄顶菊的替代控制机理分析. 张瑞海,付卫东,张国良,张衍雷. 2012

[16]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凋落物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 晏静,张瑞海,宋振,张国良,刘玉升,付卫东. 2016

[17]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与四种牧草间化感互作. 皇甫超河,陈冬青,王楠楠,杨殿林. 2010

[18]不同N、P添加水平对黄顶菊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陈新微,杨殿林,刘红梅,王慧,皇甫超河,屠臣阳. 2015

[19]氮、磷对黄顶菊和藜竞争的影响机制研究. 杨晴,郭建英,万方浩. 2010

[20]4种替代植物对黄顶菊入侵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马杰,皇甫超河,易津,杨殿林.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