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源新城疫病毒强毒株感染对番鸭致病性和β-防御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雨彤

作者: 侯雨彤;陈玉秋;张莉莉;马得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番鸭;防御素;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ISSN: 1674-6422

年卷期: 2023 年 31 卷 003 期

页码: 142-1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探讨鸭源新城疫病毒(NDV)感染对番鸭β-防御素(AvBD)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选取80只15日龄SPF番鸭,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只.其中一组以滴鼻点眼方式接种107EID50/0.2 mL的鸭源基因Ⅶ型NDVMd/CH/LGD/1/2005毒株;另一组以相同途径接种等量灭菌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对照组.攻毒后持续观察临床症状25 d.并在攻毒后36 h、72 h、7 d和25 d每组分别剖杀10只番鸭,采集5个免疫器官的样品,包括骨髓、脾脏、盲肠扁桃体、哈德氏腺和法氏囊,运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其中11种防御素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差异.并在攻毒后36 h、72 h、7 d以及16 d、20 d和25 d每组各采集10只番鸭的血清,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新城疫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表明:番鸭感染该鸭源NDV强毒株后出现新城疫病毒感染的典型临床症状,死亡率为7.5%;感染番鸭体内组织中AvBD1、AvBD2、AvBD5、AvBD10在广泛表达,且AvBD3、AvBD5、AvBD7在法氏囊内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上调,番鸭感染该鸭源NDV强毒株后72 h开始抗体开始转阳,第7 d即达到高峰,之后16 d、20 d和25 d的抗体水平趋于平稳.以上结果表明,该鸭源NDV强毒株感染可在番鸭体内诱导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反应.

分类号: S858.32

  • 相关文献

[1]不同禽源及基因型新城疫病毒对番鸭致病性分析. 赵晨辰,石跃,王新,蒋艳玉,刘培欣. 2016

[2]番鸭源新城疫病毒F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程龙飞,黄瑜,傅光华,李文杨,施少华,彭春香. 2005

[3]新城疫病毒F48E9感染CEF细胞特异性表达基因的筛选鉴定. 杨新艳,刘培欣,曹殿军,闫丽辉,孙建宏,单文鲁. 2005

[4]二硫键及其连接方式对防御素抗菌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陈惠娴,毛若雨,滕达,王秀敏,冯兴军,王建华. 2016

[5]兔防御素基因NP-1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秦晓玉,彭章华,董晓,苗向阳,罗庆苗. 2012

[6]花生AhDRRP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钟旎,李万福,梁炫强. 2011

[7]精子相关抗原11(SPAGll)基因研究进展. 刘新颜,李建斌,仲跻峰,安利国,王长法. 2011

[8]抗菌肽的研究及其在水产上的应用前景. 叶星,白俊杰. 2000

[9]具杀虫功能的蛋白类生物材料研究进展. 徐重新,金嘉凤,沈成,朱庆,张霄,刘媛,刘贤金. 2023

[10]防御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病基因工程. 付蓝宝,于嘉林,刘伟华. 2011

[11]精子相关抗原11(SPAG11)基因研究进展. 刘新颜,李建斌,仲跻峰,安利国,王长法. 2011

[12]动物防御素研究进展. 王立刚,王立贤,程笃学. 2007

[13]防御素临床应用现状的研究进展. 马艳平,刘永生,张杰. 2009

[14]防御素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王少然,杨雅麟,张军,王建华. 2011

[15]西瓜防御素(ClPDF)基因挖掘及序列分析. 张曼,羊杏平,徐锦华,刘广,姚协丰,李苹芳. 2013

[16]β-防御素2的生物学作用. 雷娜,陈献伟,王会,陈书明,关伟军. 2009

[17]哺乳动物防御素研究进展. 龙晶,杜立新. 2007

[18]新城疫疫苗预防鸭副粘病毒病效果. 程晓霞,朱小丽,陈仕龙,林锋强,王劭,李兆龙,陈少莺. 2010

[19]感染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番鸭肝脏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方法的建立. 黄梅清,朱果真,陈仕龙,郑敏,程晓霞,陈少莺. 2013

[20]感官分析在番鸭产品研发中的应用. 吴昀,陈晓霞,顾振宇,田师一,韩剑众.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