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育种技术及其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邢生炎
作者: 邢生炎;黄永震;吕世杰;王二耀;雷初朝;梁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育种;分子育种技术;基因编辑;胚胎工程;应用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杂志
ISSN: 0258-7033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57-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动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以及高通量组学技术的发展,畜禽育种已经从基于表型的选择方法过渡到以分子标记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为主的现代育种新策略上。生物育种是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统称,是衡量农业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包括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转基因和基因编辑育种、胚胎工程技术体系等育种手段。生物育种作为畜禽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持续推动着我国的种质资源创新。本文详细介绍了生物育种的关键技术及其特点,包括不同育种方法在畜禽种质开发和遗传改良上的研究进展,探讨分析了当前畜禽育种的现状与问题,以期实现生物育种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分类号: S813.3
- 相关文献
[1]CRISPR/Cas9技术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侯应霞,韦文俊,陈浩,顾艳,龚丝雨. 2022
[2]农业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及产业化对策. 林敏. 2021
[3]枸杞育种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任贤,曹君迈,刘建利,贝盏灵. 2007
[4]CRISPR/Cas9技术及其在猪基因编辑中的应用. 刘思远,卢丹,唐中林. 2020
[5]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和展望. 崔霞,张率斌. 2017
[6]林木转抗虫基因育种研究综述. 唐季云,李敏,王莹,张健. 2016
[7]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技术"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谢传晓. 2005
[8]充分发挥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创新平台作用. 李容柏,黄诚梅,魏源文,邓智年. 2012
[9]水产育种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陈松林,徐文腾,卢昇,胡炜,王德寿,胡晓丽,周茜,刘清华,赵紫霞,覃钦博,王师,刘洋,崔忠凯. 2023
[10]两系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进展. 武小金. 2006
[11]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的世纪. 叶月皎,郭建钦. 2000
[12]胚胎工程在牦牛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前景. 阎萍,潘和平,杨博辉. 2005
[13]家畜胚胎克隆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宋雪莹,佟桂芝,宋斌,李平,刘德会,李玉龙,丁丽艳,李同豹. 2020
[14]我国牛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杨效民. 2003
[15]卵母细胞冷冻损伤研究现状. 王义鹏,李向臣,苏晓华,曹贵方,关伟军. 2010
[16]山西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平台建设的 实践与思考 -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王和平,刘彩虹,古兆明,孙振. 2017
[17]我国农业领域亟待突破的短板技术. 张江丽,雷雨,王士勇,熊明民. 2019
[18]作物生物育种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胡江,钱前. 2022
[19]中国现代水产种业创新发展的路径思考. 操建华,孙东升. 2021
[20]生物育种产业中的现金流管理与预测. 赵婧,孙文明.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印记基因在孤雌生殖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晟坤;张子敬;张格阳;张志浩;闵佳;李欣淼;王香南;施巧婷;祁兴山;黄永震;李惠侠;王二耀
关键词:孤雌生殖;印记基因;孤雌激活;孤雌胚胎
-
miRNA在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志浩;张子敬;吕世杰;朱肖亭;李欣淼;张格阳;闵佳;屈俊峰;黄永震;施巧婷;王二耀;PENG Sheng-kun
关键词: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因;危害;诊断方法;miRNA
-
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灌木及其邻近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作者:王梓晗;侯东杰;王忠武;吕世杰;王海明;韩国栋;王恬;范博
关键词:荒漠草原;灌木;土壤养分;相关关系;冗余分析
-
过量施氮对西藏河谷农区青稞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谈建鑫;同坚;贠民政;降志兵;梁莎
关键词:青稞;西藏;氮;生长发育;产量
-
秦川牛mtDNA全基因组遗传多样性与母系起源研究
作者:白萌萌;马卫东;成海建;黄永震;雷初朝
关键词:秦川牛;mtDNA全基因组;遗传多样性;母系起源
-
德南牛全基因组变异解析和功能基因挖掘
作者:赵家豪;刘贤;张子敬;赵昭;杜蕾;吕世杰;雷初朝;王二耀;黄永震
关键词:德南牛;选择信号;遗传结构分析;候选基因
-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鉴定宁夏彭阳县利木赞牛的群体遗传结构
作者:何亮宏;李昱姗;邓占钊;王楠;梁小军;雷初朝
关键词:利木赞牛;全基因组测序;群体遗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