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用野生稻快繁苗在育种中的利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玲仙

作者: 王玲仙;陈玲;陈越;王波;付坚;肖素勤;柯学;钟巧芳;雷涌涛;余腾琼;程在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组织培养;杂交育种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7-11

摘要: 药用野生稻具有抗虫、抗病、抗旱、分蘖力强等优良特性,但是,药用野生稻结实率低,落粒性强,很难收种和保存繁殖.本研究利用药用野生稻种子离体培养方法获得植株再生苗.组培实验设计了3种不同的愈伤诱导培养基:筛选出MS+2,4-D 5.0 mg/L+植物凝胶2.8 g/L+蔗糖30 g/L,pH值5.8最适合愈伤诱导培养基,也筛选出愈伤继代、增殖培养基;设计了10种分化培养基:筛选出MS+6-BA 3.0 mg/L+NAA 0.5mg/L +ZT 3.0 mg/L+植物凝胶2.8 g/L+蔗糖30 g/L,pH值5.8最为适合分化的培养基,同时筛选出继代、增殖、壮苗的培养基;设计了10种生根培养基:筛选出MS+NAA 0.8 mg/L+植物凝胶2.8 g/L+蔗糖30 g/L,pH值5.8最适合生根的培养基.在培养技术方面采用磨去种皮,利用种子芽诱导愈伤,弱光培养愈伤,加快形成紧实、绿色颗粒愈伤,进行了有效改进.通过实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药用野生稻快繁体系.以组培苗药用野生稻为父本,3个品系栽培稻为母本,3个杂交组合获得了远缘杂交后代.因此,远缘杂交在杂交育种中是可行的.

分类号: S511.032

  • 相关文献

[1]药用野生稻胚拯救后代YF2快繁技术. 王芳,原文霞,鲍根良,钱长根,黄坚,刘健,杨勇,严成其,陈剑平. 2017

[2]稻属种间杂交转移药用野生稻抗褐飞虱基因研究. 钟代彬,罗利军,应存山. 1997

[3]云南药用野生稻幼穗离体培养研究. 王玲仙,王波,陈越,付坚,钟巧芳,陈玲,丁明亮,赵才美,雷涌涛,程在全. 2020

[4]云南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的白叶枯病抗性评价. 陈玲,张敦宇,陈越,付坚,王波,钟巧芳,余腾琼,肖素勤,柯学,殷富有,王玲仙,程在全. 2019

[5]云南药用野生稻高质量染色体DNA的制备. 李娥贤,殷富有,张敦宇,陈越,余腾琼,雷涌涛,肖素勤,程在全,柯学. 2020

[6]栽培稻与其野生近缘种的可交配性研究. 陈成斌,曾汉来,张万霞,任民,盖红梅,杨庆文. 2005

[7]广西野生稻资源抗稻瘟病材料的鉴定与评价. 黄大辉,陈英之,刘驰,杨朗,罗雪梅,马增凤,张月雄,刘亚利,杨新庆,李容柏. 2009

[8]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申建梅,胡黎明,万树青,潘大建. 2010

[9]利用药用野生稻培育耐光氧化和耐荫水稻新种质的研究. 韩义胜,严小微,唐清杰,邢福能. 2014

[10]药用野生稻BIBAC文库构建过程中质粒提取方法改进. 侯思名,刘凌云,殷旭东,岑晓江,王波,程在全. 2014

[11]云南药用野生稻的高光效特性. 柯学,殷富有,肖素勤,陈玲,张敦宇,陈良,黄兴奇,程在全. 2015

[12]非AA染色体药用野生稻的利用研究. 冯锐,郭辉,唐建淮,朱汝才,刘百龙. 2009

[13]转基因水稻与环境安全性. 裴新梧. 2010

[14]珍稀濒危植物——云南药用野生稻自然生态群的新发现及其特性. 程在全,黄兴奇,钱君,张义正,吴成军,王丹青,唐志敏,王玲仙,周英. 2004

[15]药用野生稻TAC克隆转化籼稻的体系初探. 汪暖,陈志雄,刘蕊,江奕君,潘小芬,刘向东,刘耀光. 2010

[16]药用野生稻拮抗稻瘟病内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雷凌云,钟巧芳,熊子璇,杨得正,刘丽,殷富有,陈玲,程在全,肖素勤. 2023

[17]野生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资源筛选及遗传分析. 岑贞陆,刘驰,贺文爱,陈英之,马增凤,杨朗,韦绍丽,刘亚利,黄思良,杨新庆,李容柏. 2008

[18]广西野生稻耐冷性鉴定与遗传纯合研究. 陈灿,张晓丽,秦学毅,冯锐. 2017

[19]药用野生稻挥发油对褐飞虱的驱避作用与化学成分. 申建梅,胡黎明,万树青,张扬. 2010

[20]Bph15在非洲栽培稻、药用野生稻和宽叶野生稻中的BAC-FISH比较物理定位. 蓝伟侦,柳哲胜,李刚,覃瑞.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