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早熟夏大豆种植密度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小俊

作者: 任小俊;刘小荣;吕新芸;马俊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种植密度;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9 年 12 期

页码: 131-133

摘要: 为了探讨现代山西早熟夏大豆适宜种植密度,本试验以具有代表性的汾豆101为试验材料,设置密度处理试验,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探索大豆品种相关性状的最优配置,明确山西早熟夏大豆及该品种最佳播种密度和范围。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底荚高呈增高趋势,茎粗、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呈下降趋势。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指数表现特征,而60.0万株/hm~2到71.25万株/hm~2种植密度范围为汾豆101的最佳种植密度范围,其产量表现为3 274.32~3 277.09 kg/hm~2。相关性分析表明,密度是优化大豆群体结构的重要措施,维持合理的种植密度,同时适当提高单株粒数,有利于提高大豆产量。该研究为山西早熟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密度对晋北区大豆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旭丽,邢宝龙,王桂梅,殷丽丽. 2017

[2]不同栽培密度对花育9113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许铭铭,许静,迟晓元,彭守华. 2023

[3]密度对分枝型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于德彬,张鸣浩,孟凡钢,饶德民,赵婧,张伟,闫晓艳. 2020

[4]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甘肃省不同生态区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彦军,王兴荣,李玥,李永生,李峰,苟作旺,张恺东,祁旭升. 2021

[5]不同种植密度对高产型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孙元成,曹霞,孙浩楠,史铎,毛庆丰,叶英杰,邱红梅,李志刚,张卫国. 2023

[6]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武新艳,张振晓,张小虎. 2014

[7]平作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魏然,李阳,СелиховаОльга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张武,于晓光,吴俊彦,崔杰印,位昕禹. 2024

[8]施氮量、种植密度、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 魏光钰,李鑫,胡勇,吴永琴,张清壮. 2020

[9]种植方式与密度对糯玉米‘沪紫黑糯1号’的影响. 沈雪芳,王义发,楼坚锋,张建明,归连发,刘康,陆永明,侯根宝,韩晴. 2012

[10]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系谱来源及性状分析(英文). 王树峰,卢为国,李卫东. 2015

[11]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系谱来源及性状分析. 王树峰,卢为国,李卫东. 2015

[12]兴电灌区带田油葵适宜种植密度试验. 王建成,杨思存,车宗贤. 2014

[13]不同类型大豆品系在兰州市的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高彦萍,马志军,李强. 2006

[14]播期、密度及施肥量对牡豆15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刘长远,王磊,齐玉鑫,孙晓环,孙国宏,白艳凤,李文,王燕平. 2023

[15]赤谷系列春谷品种主要农艺与经济性状灰色关联分析. 李书田,赵敏,王显瑞,张立媛. 2012

[16]3个多叶型烤烟品种(系)的产质量差异. 郭世洋,卢晓华,程森,陈奇,窦玉青,付秋娟. 2018

[17]适宜玉米/花生2∶4间作模式的花生品种筛选. 徐书举,张楠,张慧,李宗新,曹凤格. 2016

[18]高产花生品种籽仁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罗虹,周桂元,罗燕芬,梁炫强. 2009

[19]不同行距对黍子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海,杨如达,林凤仙,张翔宇,梁海燕. 2017

[20]适合木薯间套作的花生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蒋菁,唐秀梅,钟瑞春,王泽平,刘超,唐荣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