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HNQ11菌株控制象耳豆根结线虫危害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鄢小宁

作者: 鄢小宁;郑服丛;郑经武;李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少孢节丛孢;捕食;控制;象耳豆根结线虫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07 年 28 卷 04 期

页码: 102-10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 Yang and Eisenback)是海南岛独有的一种致病力很强的根结线虫。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 Fresenius)HNQ11菌株是从海南岛香蕉(Musa sapientum Linn.)根围土壤分离到的1株捕食线虫真菌,本实验研究了其对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HNQ11菌株能迅速产生捕食网和捕食环等捕食器官来捕食象耳豆根结线虫J2。其捕食率在J2加入HNQ11培养平板96h后即达83.5%;在盆钵控病实验中,每株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幼苗用2g菌丝处理根部,根结形成比对照减少50%,根系鲜重增加147.3%。同时,在菌丝处理33d后还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根片段上附着的HNQ11菌丝和分生孢子,重新分离菌丝和分生孢子还能在培养基上生长,说明HNQ11菌株在番茄根部具有定植能力。

分类号: S432.45

  • 相关文献

[1]松材线虫捕食真菌——少孢节丛孢HNQ11菌株初步研究. 鄢小宁,郑服丛,伍素娟. 2006

[2]少孢节丛孢DNA随机扩增多态性及变种分析. 祝明亮,张克勤,缪作清,刘杏忠,李天飞. 1999

[3]瘦弱秽蝇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捕食功能研究. 王一昕,徐维红,史一荔,刘佰明,许静杨,白义川,谷希树,邹德玉. 2017

[4]益蝽对草地贪夜蛾高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和捕食行为观察. 唐艺婷,王孟卿,陈红印,王燕,张红梅,陈福寿,赵雪晴,张礼生. 2019

[5]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能力. 王燕,张红梅,尹艳琼,李向永,赵雪晴,唐艺婷,王孟卿,谌爱东,陈福寿,张礼生. 2019

[6]蠋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能力评价和捕食行为观察. 唐艺婷,李玉艳,刘晨曦,毛建军,陈红印,张礼生,王孟卿. 2019

[7]益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能力. 王燕,王孟卿,张红梅,赵雪晴,尹艳琼,李向永,唐艺婷,陈斌,陈福寿,张礼生. 2019

[8]稻田蜘蛛捕食能力的监测研究. 陈孝恩,高君川,李建荣,谢永红,高劲. 1992

[9]垫跗螋对红脉穗螟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钟宝珠,吕朝军,钱军,覃伟权,苟志辉. 2014

[10]斑翅肩花蝽生物学特性、生境及食性选择. 李立,虞国跃,Tom J.MCAVOY,Richard C.REARDON,吴云,Scott M.SALOM,和景福. 2011

[11]金乌贼繁殖行为与交配策略. 王亮,张秀梅,丁鹏伟,刘甜雨,陈四清. 2017

[12]龟纹瓢虫对玉米蚜的捕食作用研究. 袁志华,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2012

[13]七星瓢虫成虫对三种蚜虫的捕食选择性. 蒋金炜,马新军,米明,郭玉杰,王念英. 1995

[14]稻飞虱天敌螯蜂研究进展. 马晓慧,邢亚楠,车喜庆,刘郁,于深州,桑海旭. 2022

[15]华北稻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结构在农药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郭玉杰,王念英,蒋金炜,孙毅. 1995

[16]黄海鱼类功能群及其对浮游动物捕食的季节变化. 张波,金显仕. 2010

[17]捕食性天敌黑纹透翅花蝽的生物学特性. 阮传清,C.Sengonca,刘芸,刘波,朱育菁,林抗美. 2008

[18]七星瓢虫对麦蚜混合种群的捕食功能反应. 曹世勤. 2003

[19]逗斑青步甲捕食黄毛鼠仔鼠研究初报. 刘浩官,林坚贞,彭文富,陈玉妹,肖缤. 1991

[20]不同温度对经吡虫啉处理的异色瓢虫捕食能力的影响. 王峰巍,王甦,张帆,庞虹.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