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花斑蛇鲻遗传多态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敏

作者: 李敏;孔啸兰;许友伟;陈作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蛇鲻;底层鱼类;渔业管理;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热带海洋学报

ISSN: 1009-5470

年卷期: 2020 年 004 期

页码: 42-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花斑蛇鲻(Sauridaundosquamis)是一种重要的底层经济鱼类,本研究利用线粒体控制区(D-loop区)序列分析了中国近海分布的花斑蛇鲻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一共测定了6个地理群体129尾样本的D-loop区全序列.结果显示,全长为921bp的序列包含71个多态性位点,共检测到101个单倍型.花斑蛇鲻总体呈现很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9873±0.0048)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0.0132±0.0067)的特征.基于邻接法构建的单倍型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很浅,没有形成分化明显的支系.单倍型在各个地理群体中的分布呈分散交叉状态,表明地理群体间没有显著的遗传分化.6个群体的分子方差分析显示,花斑蛇鲻绝大部分的遗传变异(99.87%)来源于群体内的个体之间,而群体间的变异仅占0.13%.大部分地理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均很小,揭示了群体间的基因交流很频繁,存在高度的遗传同质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近海的花斑蛇鲻遗传多样性丰富,没有明显的遗传分化,是一个随机交配群,可以作为同一个渔业单元来管理.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基于线粒体cytb序列的花斑蛇鲻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李敏,黄梓荣,许友伟,陈作志. 2019

[2]大麦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王晋,王世红,赖勇,孟亚雄,李葆春,马小乐,尚勋武,王化俊. 2014

[3]四川野生斑茅居群遗传结构的SRAP分析. 张瑜,鄢家俊,白史且,彭燕,梁绪振,张建波,张劲,胡超. 2015

[4]仿刺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潘传燕,臧云鹏,廖梅杰,王印庚,荣小军,张正,李彬,陈贵平. 2012

[5]利用微卫星PCR分析普安乌骨鸡的遗传结构. 唐继高,朱丽莉,李洪曙,王清颖,韩雁雁. 2015

[6]利用线粒体序列分析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乌苏里拟鲿种群遗传结构. 吴静,张研,霍堂斌,孙效文. 2013

[7]增殖放流对日本囊对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评估. 魏鸿擎,张凤英,蒋科技,姜亚洲,孟永永,宋炜,马春艳,程家骅,马凌波. 2016

[8]长蛸Octopus variabilis自然群体生化遗传学研究. 高强,郑小东,孔令锋,王昭萍,王如才. 2009

[9]陕西省异色瓢虫种群遗传结构及其多样性. 张小飞,徐玲玲,刘津,白明皓,王振营. 2018

[10]河流型水牛尼里-拉菲和摩拉水牛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徐文文,孙甜甜,覃广胜,贾银海,王国利,刘瑞鑫,杨秀荣,蒋和生. 2019

[11]瓦氏雅罗鱼达里湖群体和乌苏里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池炳杰,常玉梅,闫学春,曹顶臣,高玉奎,柳玉海,李勇,梁利群. 2010

[12]北京油鸡群体世代间遗传结构分析. 杨宇泽,张剑,路永强,张权. 2020

[13]基于SSR标记的中亚生态区核桃(Juglans regia L.)遗传多样性与种群结构分析. 马凯,赵钰,张恒,韩立群,赵国庆,王继勋. 2021

[14]3个尖塘鳢引进群体繁育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林明辉,朱华平,苏换换,樊佳佳,池金泉,马冬梅. 2021

[15]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不同种质资源罗氏沼虾遗传多样性研究. 许珊华,章嘉淇,卢婷,符圆,唐潇,唐琼英,夏正龙,蔡缪荧,高权新,李景芬,杨国梁. 2021

[16]贵州栽培稻的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 张冬玲,张洪亮,魏兴华,齐永文,王美兴,孙俊立,丁立,汤圣祥,裘宗恩,曹永生,王象坤,李自超. 2006

[17]基于COI序列的长江中上游鲢6个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沙航,罗相忠,李忠,邹桂伟,梁宏伟. 2018

[18]利用荧光SSR分析中国糜子遗传多样性. 王瑞云,季煦,陆平,刘敏轩,许月,王纶,王海岗,乔治军. 2017

[19]基于EST-SSR的广东与广西茶树资源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比较分析. 乔小燕,乔婷婷,周炎花,金基强,马春雷,姚明哲,陈亮. 2011

[20]180份玉米自交系亲缘关系的分子评价. 乔治军,刘龙龙,南晓洁,赵秀娟,王海岗.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