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棉花生产率变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希刚

作者: 朱希刚;张社梅;赵芝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生产率;技术进步贡献;增产潜力;政策建议

期刊名称: 农业经济问题

ISSN: 1000-6389

年卷期: 2007 年 28 卷 04 期

页码: 11-15+1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对我国棉花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的变动,以及肥料和用工量两大投入要素的变化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测算了1998-2005年我国棉花生产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分析了技术进步中棉花良种、先进栽培技术和棉花种植区域调整等因素的作用,以及进一步提高棉花单产的技术潜力。

分类号: F326.12

  • 相关文献

[1]1998—2005年我国棉花技术进步贡献的测算及分析. 张社梅,赵芝俊. 2007

[2]从科技进步谈黑龙江省大豆产量的提高和增产潜力. 刘忠堂,毕远林. 2006

[3]糯高梁杂交种"晋糯2号". 刘国强. 2013

[4]水稻中位蘖的分蘖规律与生产力研究. 周汉良,鲁学林,郑秋玲. 2000

[5]淮北地区杂交中粳的增产潜力与发展趋势. 吴玉玲. 2000

[6]1980—2013年河南省粮食生产特点及安全保障机制研究. 张会芳,尹海燕,冀保毅,卓文飞. 2017

[7]隐性核雄性不育材料原种繁殖技术规程的应用结果分析. 张瑞茂,侯国佐,王华,冉茂友,杜才富. 1997

[8]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产量性状及增产潜力分析. 王军,魏忠芬,李德文,张太平. 2007

[9]吉林省水稻生产及增产潜力研究. 周广春,孟维韧,全东兴,金成海,南钟浩. 2012

[10]气候、品种和密度对东北春玉米增产潜力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赵叶明,张秀芝,李强,朱平,徐明莉. 2011

[11]出口加工型牛蒡新品种"中川理想". 梁超,杨鹏. 2012

[12]水稻单位面积增产潜力分析. 朱建宇. 2001

[13]晋单35号玉米在晋西山旱区引种试验. 郑普山,韩明正,闫彩清,郑国强,胡莹. 2001

[14]1980—2012年河南省县域粮食单产时空分异及增产潜力研究. 刘玉,郜允兵,高秉博,任艳敏. 2014

[15]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苏玉45灌浆特性及抗倒伏能力分析. 王军,祝庆,李洪涛,许瀚元,李景芳,迟铭,徐艳,徐大勇. 2020

[16]湖北省小麦增产潜力分析和2009年小麦秋播的主要技术措施. 高春保,朱展望,刘易科,佟汉文,张宇庆. 2009

[17]旱地土壤中的肥水激励机制. 汪德水,程宪国,张美荣,周涌. 1995

[18]凝心聚力盘活资源共创肥料产业新局面. 徐明岗. 2015

[19]我国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小麦生产能力的思考. 赵俊晔,于振文. 2005

[20]杂交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研究. 陈惠哲,朱德峰,徐一成,林贤青,张玉屏.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