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彩霞

作者: 朱彩霞;古佳玉;邵群;王晶;刘录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非同源末端连接;Ku蛋白;XRCC4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10 年 12 卷 05 期

页码: 17-23

摘要: DNA双链断裂(DSBs)是细胞最严重的损伤形式之一。高等动植物中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途径进行DNA双链断裂修复。该途径不依赖DNA同源性,由一些修复因子如:Ku蛋白异二聚体、DNA-PKcs、XRCC4和ligaseⅣ等,将断裂末端直接连接进行修复。综述了植物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的主要途径及其相关基因研究的进展,探讨了植物DNA损伤修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分类号: Q943

  • 相关文献

[1]DNA双链断裂处染色质重组机制. 纳小凡,姬明飞,岳岩磊. 2013

[2]基于重组猪囊虫18 ku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吴国华,郑亚东,贾万忠,张少华,景志忠,骆学农,刘石泉,才学鹏. 2009

[3]小麦TaKu70和TaKu80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朱彩霞,古佳玉,郭会君,赵林姝,赵世荣,邵群,刘录祥. 2009

[4]食用菌遗传操作技术与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 韩伟. 2011

[5]小分子化合物靶向DNA连接酶Ⅳ提高CRISPR/Cas9基因编辑效率的研究进展. 肖红卫,毕延震. 2020

[6]通过缺失大丽轮枝菌Vdku80构建其高效基因敲除受体菌株. 田李,刘娜,徐荣旗,曲志才,刘乾. 2014

[7]利用非同源末端连接缺陷构建拟轮枝镰孢菌的高效基因敲除方法. 席凯飞,李成杰,丁艺,郭维. 2024

[8]锌指核酸酶技术在基因组定点修饰中的应用. 张庆晓,曹少先,苏磊,王慧利,孟春花,王锋. 2013

[9]提高丝状真菌精准基因编辑效率的策略. 杨浩萌,梁丽存,宋祖洹,徐欣欣,罗会颖,姚斌,黄火清. 2024

[10]肌源性干细胞研究进展. 牛丽丽,毕力格巴图,牧仁,肖瑞,王忆霄,姜丽丽,温建勋,王秀娟,边艳超. 2016

[11]表达猪表皮生长因子重组乳酸乳球菌的构建及其对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损伤的修复作用. 刘淑杰,陶新,邓波,门小明,徐子伟. 2021

[12]肠黏膜自然杀伤细胞的免疫功能及其调控. 杨雪芬,邱月琴,王丽,蒋宗勇. 2019

[13]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Ⅱ.质子处理对小麦种胚DNA损伤修复的影响. 施巾帼,孙国庆,胡萍,肖京城,李桂英,唐掌雄. 2003

[14]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Ⅱ质子处理对小麦种胚DNA损伤修复的影响. 施巾帼,孙国庆,胡萍,肖京城,李桂英,唐掌雄. 2003

[15]仔猪肠道损伤修复营养调控及其机制和应用. 徐子伟. 2014

[16]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 Ⅱ质子处理对小麦种胚DNA损伤修复的影响. 施巾帼,孙国庆,胡萍,肖京城,李桂英,唐掌雄. 2003

[17]表皮生长因子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损伤的修复研究. 刘淑杰,邓波,徐子伟.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