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种群调查及测报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姜玉英

作者: 刘杰;曾娟;杨清坡;陆宴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铃虫;虫态;寄主作物;种群调查;预测预报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8 年 55 卷 01 期

页码: 132-1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近年,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在我国非棉花寄主作物上的发生危害呈明显加重趋势。本文依据棉铃虫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棉花棉铃虫调查技术标准,概述了棉铃虫成虫、卵、幼虫、蛹等不同虫态的种群监测方法,介绍了小麦、玉米、花生等不同作物田种群系统调查和普查技术。同时,建议深入研究种植业结构调整下棉铃虫区域性发生规律、研发应用自动化和智能化种群监测方法、制定推广不同作物棉铃虫测报技术规范,旨在促进非棉花寄主作物上棉铃虫的有效监测、准确预报和科学防控及其种群区域性治理。

分类号: S433.4

  • 相关文献

[1]《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讲座》第十讲茶树害虫的预测预报. 楼云芬. 1986

[2]棉铃虫在不同寄主作物上的分布调查. 许立瑞,王留明,张学坤,魏毅,徐春明,于佃平. 2000

[3]棉铃虫在不同寄主作物上的种群分布. 石庆宁,刘文旭,邵泽芸,贾海民. 1995

[4]棉铃虫监测和预警网络数据库的设计与数据建设. 吕昭智,王涛,沈佐锐,张建新,马兵建. 2007

[5]性诱剂在河北省玉米主要害虫测报上的应用研究. 刘莉,卫雅斌,张小龙,李彦青,张巧丽,刘杰,张晓. 2018

[6]江汉平原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主害代发生规律与测报技术研究. 王瑞琪,黄民松,樊孝贤,石尚柏,齐立,万鹏,罗汉刚,李冬梅,王玲. 2001

[7]寄主转换后B型烟粉虱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变化. 李雪,张妮. 2007

[8]不同寄主作物对斜纹夜蛾分布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邓海滨,王晓容,陈永明. 2006

[9]瓜列当在3种寄主作物上的寄生规律及抗性评价. 何伟,罗文芳,周军辉,甘中祥,陈晓刚,叶仙涛,许建军. 2024

[10]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王升吉,尚佑芬. 2002

[11]B型烟粉虱寄主转换的适应性研究. 王海鸿,赵秋菊,周锋. 2017

[12]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共生固氮研究. 张学江. 1990

[13]不同地区、不同世代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蛋白质、脂肪、糖含量测定结果初报. . 1986

[14]莱氏绿僵菌FJMR2对草地贪夜蛾不同虫态的致病性研究. 丁雪玲,姚凤銮,郑宇,赵建伟,卢学松,王竹红,何玉仙. 2022

[15]亚洲玉米螟卵、幼虫、蛹对浸水的抵抗性. 周大荣. 1990

[16]设施黄瓜上烟粉虱种群的分布和活动规律及诱杀效果. 林克剑,卢伟,文吉辉. 2007

[17]矢尖蚧对不同杧果品种的为害情况调查. 唐莹莹,陈永森,黄国弟,李日旺,龙艳芬,彭鹏,覃昱茗,郭丽梅,赵英,唐玉娟. 2023

[18]不同虫态小麦吸浆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 党志红,李耀发,高占林,潘文亮. 2010

[19]低温和高温对仓储绿豆象的防治效果. 仲建锋,万正煌,李莉,陈宏伟,伍广洪. 2013

[20]微波处理对赤拟谷盗各虫态的致死效果. 王殿轩,刘炎,曹阳,李淑荣.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