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不同林龄林下灌草多样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陆爱君

作者: 陆爱君;高慧淋;卜鹏图;杨圆圆;战金伟;冯健;李兴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松;人工林;草本;灌木;多样性;优势种;山区

期刊名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ISSN: 2095-1914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1-10

摘要: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方法,选择辽东山区林龄分别为10年生、24年生、34年生、43年生、54年生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地调查,记录并分析5种林分林下植被的组成、优势种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探究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林下灌草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红松人工林林下灌草组成丰富,随着林龄的增加,林下灌草分别有34、42、54、46、56种。从物种数量上看,随着红松人工林林龄的增加,灌草总数量和草本植物数量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灌木数量则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从重要值看,灌木层中,卫矛和辽东楤木是优势种;草本层中,白屈菜、透骨草和白花碎米荠等为优势种。从物种多样性看,灌木层中,物种丰富度指数呈现随着林龄的增加而波动上升的趋势,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则随着林龄增加而先上升后降低,群落均匀度指数JD和JH在不同林龄间变化不大;在草本层,S、D、H、JD和JH等5个多样性指数总体上均表现出随着林龄的增加而持续上升的趋势。处于结果盛期的红松林林下灌草总数量、草本植物数量和草本多样性指数均较高。研究可为保护林下植物多样性,发挥灌草多样性的生态效益,维持和促进红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提供参考。

分类号: S718.5

  • 相关文献

[1]间伐对红松人工林不同根序细根直径、根长、比根长的影响. 姚博. 2024

[2]间伐对红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的影响. 姚博. 2024

[3]黄东海多毛类动物种类组成与优势种分析. 陈桂芳,隋吉星,李新正. 2016

[4]长江口邻近海域丰水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徐勇,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帅莲梅. 2016

[5]南麂列岛砂质潮间带底栖硅藻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 李宇航,陈万东,蔡厚才,孙忠民,徐奎栋. 2017

[6]夏季大亚湾鱼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徐姗楠,郭建忠,范江涛,许友伟,李纯厚. 2020

[7]江门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初步分析. 谢志超,孙典荣,刘永,林琳,王腾,肖雅元,李纯厚. 2018

[8]人类活动对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演替的影响. 郭建忠,陈作志,许友伟,徐姗楠,黄梓荣,李纯厚. 2018

[9]苏北浅滩中部海域春秋季口足目和十足目虾类分布特征. 阙江龙,康伟,徐兆礼,陈佳杰,周进. 2012

[10]钱塘江水系兰溪段鱼类资源现状. 郝雅宾,刘金殿,张爱菊,郭爱环,练青平,原居林,顾志敏. 2019

[11]长江口渔场鱼类组成和多样性. 李建生,李圣法,程家骅. 2006

[12]乌东德水电站蓄水前库区江段鱼类资源研究. 张镀光,王导群,利广杰,唐锡良,段辛斌,田辉伍. 2022

[13]北部湾中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 张公俊,杨长平,孙典荣,刘岩,单斌斌,赵雨,周文礼. 2021

[14]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墨脱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李雷,马波,金星,金洪宇,吴松,陈中祥,程磊,王念民,郝其睿. 2022

[15]莱州湾及黄河口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孙鹏飞,单秀娟,吴强,陈云龙,金显仕. 2014

[16]珠江三角洲低盐度虾池秋冬季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刘孝竹,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李奕雯. 2009

[17]低盐度养殖池塘常见浮游微藻的种类组成、数量及优势种群变动. 刘孝竹,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 2009

[18]佳木斯市4所公园不同生境访花昆虫多样性. 伊焕峰,栾雪,刘方明,王魁源,常江春,罗志文. 2016

[19]大亚湾杨梅坑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变动初步研究. 陈丕茂,袁华荣,贾晓平,秦传新,蔡文贵,余景,舒黎明,黎小国,周艳波. 2013

[20]珠江三角洲河网浮游轮虫的群落结构. 高原,李新辉,赖子尼,余景,王超,曾艳艺,刘乾甫,杨婉玲.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