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紫脉龙韵"苦茶主要滋味品质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玲玲

作者: 吴玲玲;黄静;巫虹颖;梁贤智;翁小婷;骆妍妃;农玉琴;王明释;陈远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苦茶;紫脉龙韵;多元统计;滋味品质;苦茶碱

期刊名称: 食品研究与开发

ISSN: 1005-6521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03 期

页码: 73-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该文探究"紫脉龙韵"苦茶主要滋味品质,为该品种茶叶加工及功能成分提取提供理论依据.检测不同嫩度鲜叶及不同部位主要滋味物质的含量,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鲜叶嫩度的降低,可溶性糖、蛋白质与茶多酚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游离氨基酸、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酯型儿茶素与嘌呤生物碱总含量降低.不同嫩度鲜叶的总黄酮及花青素含量呈波动性变化.聚类分析把不同嫩度鲜叶分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一芽四叶、一芽五叶两类.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滋味物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得到 3 个主成分,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可可碱、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及儿茶素是不同嫩度鲜叶的关键差异成分,一芽一叶与一芽二叶综合滋味品质得分较高,更适合用于高档苦茶茶叶的制备.随着叶位增加,可可碱、咖啡碱与嘌呤生物碱总含量呈降低趋势,苦茶碱则相反.茎、花与果皮中嘌呤生物碱组分含量相对较低,果皮中几乎检测不到咖啡碱.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苦茶及其特异性成分苦茶碱研究进展. 秦丹丹,王秋霜,李红建,方开星,姜晓辉,潘晨东,王青,李波,吴华玲. 2021

[2]高苦茶碱茶树新品系‘苦茶6号’茶类适制性研究. 秦丹丹,陈俊丽,李波,潘晨东,王秋霜,方开星,李红建,倪尔冬,姜晓辉,王青,吴华玲. 2023

[3]基于转录组挖掘蕉城苦茶苦茶碱合成相关基因. 陈潇敏,王鹏杰,王淑燕,杨如兴,孙君,郭永春,陈雪津,赵峰,叶乃兴. 2021

[4]贵州两地野生大厂茶嘌呤生物碱与儿茶素组分比较. 杨春,杨代星,苏胜峰,梁思慧,李燕,郭燕,乔大河,密孝增,陈正武. 2024

[5]高咖啡碱含量的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 杨春,罗军武,陈涛林,龚雪,何萍,王庆,王汉超,冉立群. 2013

[6]广东苦茶资源嘌呤生物碱含量分析与评价. 李红建,秦丹丹,姜晓辉,方开星,王秋霜,潘晨东,李波,王青,吴华玲. 2021

[7]基于EST-SSR标记的西双版纳苦茶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尚卫琼,李友勇,刘悦,段志芬,杨盛美,李慧,许燕,刘本英. 2020

[8]我国苦茶资源主要生化成分的鉴定评价. 王新超,姚明哲,马春雷,陈亮. 2008

[9]冲泡用水中Mg2+对红茶茶汤滋味品质的影响及机制. 刘艳艳,许勇泉,陈建新,汪芳,陈根生,尹军峰,刘政权. 2020

[10]水中Na~+浓度对绿茶茶汤滋味品质的影响及其内在原因分析. 嵇伟彬,龚晓燕,许勇泉,许明峰,陈建新,尹军峰. 2017

[11]水中Ca~(2+)质量浓度对龙井茶冲泡茶汤滋味品质的影响. 杨悦,张英娜,许勇泉,汪芳,陈建新,戴前颖,尹军峰. 2016

[12]基于滋味品质的万州区主栽茶树品种绿茶差异分析. 李翔,许彦,冯婷婷,张磊,张艳,付勋,胡琳玲,俞滢,杨如兴,聂青玉. 2024

[13]揉捻温度对工夫红茶滋味品质的影响. 蒋金星,何华锋,褚飞洋,叶阳,童华荣. 2017

[14]水中 Na+质量浓度对绿茶茶汤滋味品质影响及其内在原因分析. 嵇伟彬,龚晓燕,许勇泉,许明峰,陈建新,尹军峰. 2017

[15]临沧市普洱生茶滋味品质分析. 马林龙,罗正飞,曹丹,刘艳丽,金孝芳. 2021

[16]基于电子舌评价不同品种番茄制备番茄酱的滋味品质. 李文欣,赵文婷,王宇滨,张敏,赵煜炜,赵晓燕,赵春燕. 2019

[17]水中SiO32-对红茶茶汤滋味品质的影响. 刘艳艳,刘政权,陈建新,汪芳,许勇泉,尹军峰. 2020

[18]四川绿茶滋味品质分析及风味轮构建. 黄藩,罗凡,胥亚琼,张翔,尧渝,李兰英,冯德建. 2023

[19]杂交水稻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研究. 马腾,王多明,赵月明,陈庭木. 2009

[20]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组培苗生长统计模型. 吴琼,王成,朱大洲,马明建,王纪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