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叶片愈伤诱导与器官发生试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艳萍
作者: 张艳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胡杨;叶片;愈伤组织;器官发生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08 年 17 期
页码: 25+27
摘要: 以胡杨枝段室内水培发出叶片为材料,进行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胡杨叶片愈伤诱导与器官发生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诱导叶片产生愈伤组织以附加0.5mg/L的BA及0.5mg/L的NAA诱导效果最好;愈伤组织继代增殖以附加0.25mg/L的BA及0.5mg/L的NAA继代周期最短,可25d继代1次;愈伤诱导不定芽以附加0.5mg/L的BA及0.1mg/L的NAA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78.4%;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附加2.0mg/L的IBA诱导试管苗生根效果最好。
分类号: S792.119.05
- 相关文献
[1]果树缺素症及其防治. 陆秋农. 1994
[2]不同组分培养基及培养温度对安祖花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杨小玲,侯正仿,季静,崔少杰,王罡. 2008
[3]毛桃叶片愈伤组织诱导. 谭彬,郭水欢,韩亚萍,郑先波,叶霞,李继东,冯建灿. 2017
[4]云南野生早花象牙参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瞿素萍,熊丽,李树发,王丽花,唐开学. 2006
[5]"强桑1号"的叶片、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增殖研究. 祁娟,宗梅,魏佳,刘培刚,朱燕,吕志强,林天宝,许自龙. 2022
[6]不同激素配比对橡胶树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孙爱花,华玉伟,黄天带,周权男,戴雪梅,黄华孙. 2012
[7]彩色马铃薯叶片再生体系的研究. 杨琼芬,白建明,李先平,杨万林,李世峰,隋启君. 2006
[8]马铃薯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 杨琼芬,卢丽丽,潘哲超,白建明,李先平,包丽仙,隋启君. 2012
[9]影响油棕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因素研究. 邹积鑫,尤丽莉,林位夫. 2014
[10]高秆野生稻(Oryza alta L.)叶片组织培养中通过胚状体获得再生植株. 倪文津,程方民,张建军. 2007
[11]木薯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影响因子研究. 陆荣生,霍秀娟,覃建林,马跃峰. 2012
[12]宽叶缬草叶片愈伤诱导体系的研究. 吴文强,吴迅,丁延庆,祝云芳,郭向阳,王安贵,陈泽辉. 2018
[13]胡杨不同生长阶段的耐盐性. 王东健,陈其凌,李铭,杨振铭,梅龙珠,周柏仁. 1998
[14]胡杨离体快繁及生根技术研究. 贺苗苗. 2013
[15]胡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eGPX基因的克隆及转化植株耐盐性分析. 王菲菲,丁明全,邓澍荣,王美娟,孙健,侯佩臣,马旭君,张玉红,赵楠,沈昕,陈少良. 2012
[16]塔里木河上游胡杨群落及种群特征分析. 邓潮洲,李利,吴俊侠,刘国军,吕朝燕,张希明. 2010
[17]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胡杨林更替及光合特性分析. 吴天忠,丁健,管文轲,阮成江,关莹. 2020
[18]塔里木河流域上游胡杨叶面积指数高光谱遥感反演方法对比. 张楠楠,张晓,姚娜,喻彩丽,白铁成. 2018
[19]不同水分处理下胡杨、俄罗斯杨光合特性的研究. 杨培林,彭俊,钟新才. 2012
[20]胡杨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特性分析. 未丽,徐秉良,雷江丽,刘水,唐益雄.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BSA-Seq定位胡麻耐盐相关基因位点
作者:张艳萍;叶春雷;齐燕妮;陈军;赵玮;柴宗文
关键词:胡麻;BSA-Seq;抗盐基因
-
基因Ⅳ型禽呼肠孤病毒σC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功能鉴定
作者:高金慧;王素艳;刘芮;祁小乐;陈运通;张艳萍;崔红玉;刘永振;段雨路;高立;高玉龙
关键词:禽呼肠孤病毒;基因Ⅳ型;σC蛋白;单克隆抗体;功能鉴定
-
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病原与抗体检测及分离株VP1基因序列分析
作者:冯笑艳;胡明雪;林雨萌;刘长军;李凯;祁小乐;崔红玉;高立;王素艳;陈运通;王笑梅;张艳萍;高玉龙
关键词:鸡传染性贫血病毒;血清学检测;病原学检测;病毒分离鉴定;VP1基因序列分析
-
一株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作者:胡明雪;林雨萌;刘长军;高宏雷;崔红玉;祁小乐;高立;王素艳;陈运通;王春凤;张艳萍;高玉龙
关键词: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分离;鉴定;致病性
-
胡萝卜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品种抗病性评价
作者:王葆生;张艳萍;刘晓蕊;狄洁增;扈顺;王永
关键词:胡萝卜;根腐病;镰刀菌;抗病性;评价
-
一株基因Ⅲ型禽呼肠孤病毒变异株的分离及其灭活疫苗免疫原性初步评价
作者:刘芮;李晓涵;高金慧;刘长军;祁小乐;李凯;张艳萍;崔红玉;王素艳;高玉龙;高立
关键词:禽呼肠孤病毒;基因Ⅲ型;变异株;致病性;灭活疫苗
-
我国部分地区A2dB1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新型变异株的鉴定及序列分析
作者:张文英;于航博;姜楠;王国栋;牛鑫鑫;黄萌萌;张玉龙;韩金泽;许萌萌;刘长军;王素艳;李凯;高立;崔红玉;张艳萍;陈运通;高玉龙;祁小乐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新型变异株;A2dB1型;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