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永林
作者: 宋永林;姚造华;袁锋明;张淑香;王丽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磷钾;有机物料;冬小麦;生育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北京农业科学
ISSN: 1001-8344
年卷期: 2001 年 19 卷 05 期
页码: 15-17
摘要: 通过北京褐潮土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微区试验 ,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性状进行了连续 9年的试验结果分析表明 ,施用氮、磷、钾化肥并配施有机肥 (物料 ) ,具有显著增加冬小麦穗长、穗粒数及株高的作用 ,从而显著提高了生物产量和子粒产量 ,且随着有机物料的增加效果增大 ,其中尤以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效果最好。
分类号: S512.110.62
- 相关文献
[1]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及主茎维管束的影响. 冯金凤,张保军,赵广才,常旭红,王德梅. 2012
[2]冬季抗旱措施对小麦耗水特征与生育性状的影响. 党红凯,郑春莲,马俊永,曹彩云,王桂锋,李伟,李科江. 2012
[3]冬小麦对当季和前茬花生施用有机物料中氮素的吸收利用. 张思苏,封海胜,万书波,刘光臻. 1991
[4]大豆种子使用年限对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姜娟,宋书宏,葛大光,李子升,李军. 2001
[5]不同密度对芝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邢丹丹,陈振武,葛维德,王丽莹. 2010
[6]覆膜旱栽水稻的产量与生育表现研究. 金千瑜,欧阳由男,张国平. 2002
[7]小白菜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效果初探. 方凯,李永生,李炎明. 2016
[8]大豆主要生育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分析. 刘金刚,孙恩玉,曹永强,刘艳辉,刘凤丽. 2005
[9]不同用量控释氮肥在葡萄生产上的施用效果. 魏建林,崔荣宗,张玉凤,杨果,于淑芳,李春茂. 2012
[10]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嫩单18的产量及其生育性状的影响. 刘海燕,马宝新,孙善文,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 2016
[11]平茬时间和平茬高度对日光温室茄子长季节再生的影响. 王学梅,谢华,崔静英,裴红霞,秦小军. 2011
[12]不同抗旱栽培技术模式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麒. 2012
[13]玉米施用垃圾堆肥及其复合肥的效果. 王学江,华珞,蔡典雄,范海容,朱凤云,尹逊霄,张振贤,高娟,滑丽萍. 2005
[14]大豆品种产量与有关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刘金刚,曹永强,孙恩玉,孙滨. 2005
[15]棉花新品系中571简化整枝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王宁,周红,杨杰,苏桂兰,许庆华,黄群,严根土. 2016
[16]大豆品种的稳定性分析. 孙恩玉,刘金刚,赵洪阁. 2007
[17]CO↓2浓度倍增对小麦生育性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王修兰,徐师华,李佑祥. 1996
[18]整枝方式与种植密度对冀3927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树林,祁虹,张海娜,张谦,崔淑芳,林永增,冯国艺. 2012
[19]密度 肥料和化控对棉花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树林,杜海英,祁虹,张谦,林永增,王志忠,李智锋,冯国义. 2012
[20]有机物料接种蚯蚓对设施菠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吴迪,刘满强,焦加国,薛利红,杨林章.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根际微生态环境中氮源转化及循环研究进展
作者:宋可欣;王丽霞;刘永霞;黄思豪;姜成君;何应对
关键词:硝态氮;铵态氮;载体转运;吸收机制
-
干燥温度对NaHSO3处理后延胡索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华林;王丽霞;崔龙;王娴;冯文豪;陈云堂;李庆鹏
关键词:延胡索;温度;贮藏品质
-
配施有机肥对白三叶草生长及香蕉园土壤生态的改良作用
作者:王丽霞;黄大野;刘永霞;丁哲利;何应对
关键词:香蕉园;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L.);生物有机肥;纯羊粪;土壤生态
-
贡蕉不同类型种苗对植株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作者:殷晓敏;连子豪;陈弟;王丽霞;刘永霞;何应对
关键词:贡蕉Musa‘Gong’;组培苗;吸芽苗;内球茎;假茎;果穗质量
-
蔬菜优质高产生产要素集成技术及应用进展
作者:王广印;马新立;梁鸣早;张淑香;孙建光;刘立新;王天喜;吕周锋;郭卫丽;陈碧华
关键词:连作障碍;生产要素;有机碳;有益微生物;天然矿物质;有机发酵
-
果蔬采后纳米复合涂膜保鲜研究进展
作者:王佳欣;魏雯雯;李庆鹏;王丽霞;林琼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涂膜;保鲜;采后品质;果蔬
-
绿色、有机蔬菜优质高产理论与应用原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广印;马新立;梁鸣早;张淑香;孙建光;刘立新;王天喜;吕周锋;余毅欣
关键词:绿色蔬菜;有机蔬菜;连作障碍;生产要素;有机碳;微生物菌肥;天然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