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γ-氨基丁酸调控小麦灌浆生理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云秀

作者: 张云秀;吕雪梅;张燕;杜琬莹;孔令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γ-氨基丁酸;内源激素;碳氮代谢相关酶;蔗糖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233-2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γ-氨基丁酸(GABA)对小麦灌浆期旗叶同化物生产与转运以及产量的影响,以济麦22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在小麦花后叶面喷施GABA,测定小麦灌浆期旗叶中内源激素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茎秆中蔗糖和游离氨基酸(AA)含量,并分析这些指标变化对成熟期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喷施清水)相比,小麦旗叶中脱落酸(ABA)含量于喷施GABA后7 d、赤霉素(GA3)和细胞分裂素(CTK)含量于喷施后21 d、T-AOC于喷施后14和21 d均显著提高,MDA含量于喷施后14和21 d显著降低,α-淀粉酶活性、酸性蛋白酶(ACP)活性于喷施后7 d、β-淀粉酶活性于喷施后7和21 d、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于喷施后7和14 d、碱性蛋白酶(AKP)活性于喷施后14 d均显著增强,而中性蛋白酶(NP)活性于喷施后21 d显著降低;茎秆中蔗糖含量于喷施后7和14 d显著增加,天冬氨酸(Asp)含量于喷施后7、14和21 d、游离氨基酸(AA)含量于喷施后21 d均显著降低,谷氨酸(Glu)含量在喷施后各时间点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叶面喷施GABA的小麦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6.23%和9.09%。这说明GABA可能通过调节叶片内源激素含量以及增强总抗氧化能力,减少小麦叶片氧化损伤,提高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促进光合同化物装载以及向籽粒转运,最终提高小麦千粒重和产量。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同化物供应和内源激素信号对大豆花荚发育的调控. 汪宝卿,慈敦伟,张礼凤,李伟,徐冉. 2010

[2]钾肥对水稻籽粒碳氮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金正勋,王珊,王思宇,王剑,张忠臣,李钢夑,朴钟泽. 2020

[3]干旱胁迫下小麦颖果内源激素的变化及其与胚乳发育的关系. 陈昕钰,陈铭鑫,杨阳,李波,董召娣,汪巧菊,余徐润,熊飞. 2019

[4]矮秆基因Rht_NM9在小麦株高建成中对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卢媛,崔超凡,胡平,陈佩度,沈雪芳,韩晴,王义发,邢莉萍,曹爱忠. 2017

[5]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NS育性转换与内源激素的关系研究. 张自刚,马小飞,张红霞,王震,张思妮,郭冬,张永鹏,马翎健. 2016

[6]花后高温、弱光及其双重胁迫对小麦籽粒内源激素含量与增重进程的影响. 刘霞,穆春华,尹燕枰,姜春明,王振林. 2007

[7]遮阴程度对小麦旗叶内源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张永强,雷钧杰,陈传信,徐其江,聂石辉,段留生. 2024

[8]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 朱家红,张全琪,张治礼. 2010

[9]部分苹果品种花朵出粉率及发芽率试验. 刘晶,杨巍,吕春晶,和平,王杰. 2010

[10]蔗糖和外源激素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影响. 申丽琼,吕长文,王季春,唐道彬,李标,罗小敏. 2009

[11]一株产结冷胶的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的筛选鉴定. 裴建新,尹金阳,汤宏赤,郭媛. 2016

[12]木薯试管块根诱导技术研究. 周慧文,曾文丹. 2016

[13]不完全消解-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蔗糖中镉和铅. 秦杰,陈尚龙,苗敬芝,李同祥,王锋. 2013

[14]不同产地南果梨果实品质比较. 于年文,李俊才,王家珍,蔡忠民,李宏军,郭修武. 2009

[15]‘南果梨’及其芽变‘南红梨’果实中糖分积累与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袁晖,韦云,李馨玥,李俊才,王爱德. 2017

[16]蔗糖和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对美国红枫色叶的影响. 李玉娟,张健,李敏,谈峰,丛小丽,翟如芳. 2009

[17]培养过程中添加蔗糖对铁皮石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苏江,何铁光. 2011

[18]不同食用型蚕豆籽粒中糖和淀粉变化的比较研究. 赵娜,王学军,葛红,陈满峰,顾春燕,汪凯华,缪亚梅. 2019

[1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甜高粱茎秆中三种糖含量. 孟伊娜,张瑞廷,史强,傅力,叶凯. 2010

[20]激素和变温处理对东方百合扦插鳞片中糖含量的影响. 孙红梅,秦琦,谢佳,安晶,王春夏,陶承光.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