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黑'葡萄花色苷定性检测及组成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婷

作者: 曹婷;刘艳艳;朱明;周步海;杨华;周帅;顾克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葡萄;花色苷;UPLC-Q-TOF-MS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9 年 020 期

页码: 138-14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研究'夏黑'葡萄花色苷的组成成分特点,以'夏黑'葡萄皮为检测试材,以甲酸水溶液提取花色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和液质联用仪(UPLC-Q-TOF-MS)对'夏黑'葡萄未知花色苷的种类与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夏黑'葡萄成熟期果皮中检测到10种不同结构的花色苷,其糖苷主要以葡糖苷为主,但也存在鼠李糖苷、二葡糖苷.10种花色苷中有3种以锦葵色素为糖苷配基,有2种以芍药素为糖苷配基,有2种以飞燕草色素配基.其中锦葵色素-3-葡萄糖苷在总的花色苷含量中比例最大,为29%,其次是锦葵色素-3-(6-香豆基)-5-葡萄糖苷,所含比例为26%,芍药素-3-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第3位,为17%,飞燕草色素-3-葡糖苷第4位,为10%,锦葵素-3-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第5位,为9%.可见,'夏黑'葡萄含有花色苷资源相当丰富,自然界中常见的6种基本花色苷,'夏黑'葡萄占有3种.

分类号: S663.1

  • 相关文献

[1]葡萄花色苷检测技术及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曹婷,刘艳艳,朱明,周步海,杨华,刘兴华,顾克余. 2018

[2]赤霞珠葡萄果酱贮藏期间花色苷的动力学研究. 王威,张谦,许静,李琼,洪晶阳,周彤,周筱宣,李焕荣. 2018

[3]根域限制对‘巨峰’葡萄花色苷代谢途径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博,何建军,李节法,虞秀明,白扬,谢兆森,张才喜,白先进,赵丽萍,王世平. 2015

[4]葡萄花色苷的组成及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朱磊,李新月,胡禧熙,刘云清,于昕楚,武欣,臧延青,汤华成. 2021

[5]酚类物质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丁燕,史红梅. 2011

[6]毛欧杂种葡萄‘NW196’花色苷组成与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周思泓,张劲,张瑛,管敬喜,杨莹,谢林君,文仁德. 2017

[7]葡萄果实花色苷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牛生洋,武凌峰,赵瑞香,刘崇怀,王华. 2014

[8]优化栽培技术,促进葡萄增糖着色. 杨军成,贺亮亮. 2023

[9]葡萄花色苷合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赵新节,韩爱芹,杨亲正,刘峻溪,赵悦,李蕊蕊. 2015

[10]葡萄果实花色苷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牛生洋,武凌峰,赵瑞香,刘崇怀,王华. 2015

[11]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葡萄着色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芳菲,马文瑶,程大伟,黄海娜,顾红,陈锦永,杨英军. 2019

[12]葡萄中调控果皮颜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苏玲,杨阳,王鹏飞,张加魁,杨丽英,王咏梅,任凤山. 2018

[13]鲜食葡萄花色苷的研究进展. 吴斌,张玉丽,程琳琳,吴忠红,车凤斌,王吉德. 2012

[14]乙烯利处理对葡萄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于淼,赵权,王军. 2012

[15]UPLC-Q-TOF-MS法分析僵蛹和僵蚕化学成分差异. 邢东旭,李庆荣,肖阳,赵超艺,杨琼. 2022

[16]UPLC-Q-TOF-MS分析灵芝孢子粉中三萜类化合物. 宋玮,钱群丽,姜虹,刘持典,宋卫国. 2019

[17]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益智种子和果皮成分分析. 王茂媛,王祝年,王清隆,羊青,张旻,晏小霞. 2022

[18]甘草汁蒸制高乌头后"减毒存效"部位化学成分UPLC-Q-TOF-MS分析. 贾春艳,强宇靖,杨锡仓,苗小楼,李芸. 2023

[19]海人树叶的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基于UPLC-Q-TOF-MS技术. 羊青,王茂媛,王清隆,李英英,晏小霞,王祝年. 2022

[20]葡萄花色苷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张素敏,隋洪涛,隋韶奕,刘凡.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