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高效分离培养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越
作者: 陈越;王玲仙;付坚;陈玲;肖素勤;柯学;钟巧芳;赵才美;余腾琼;王波;张敦宇;殷富有;程在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制备;悬浮细胞系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9 年 32 卷 010 期
页码: 2265-22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的培养、细胞融合、细胞再分化成植株奠定基础.[方法]测定不同酶解组合及浓度、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浓度下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同时筛选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较优条件.[结果]优化后建立云南疣粒野生稻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周期可缩短至45 ~ 60 d;在纤维素酶1.5%+果胶酶0.3%+甘露醇0.6 M+MES5 mM+CaCl25 mM条件下酶解2h,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的产量为1.45×106个/g·FW,活力达到90.17%,制备出的原生质体在固液培养下得到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结论]建立了一套快速高效分离培养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的体系,对研究重要植物资源、种质创新和发掘其优良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模式籼稻品种Kasalath转基因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龙起樟,黄永兰,唐秀英,王会民,芦明,袁林峰,蔡耀辉,万建林. 2019
[2]大肠杆菌O78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研究. 王春平,韦强,鲍国连,崔言顺,刘燕,邵泽香,季权安,肖琛闻,李建亮. 2009
[3]鸭疫里默氏杆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研究. 王春平,韦强,崔言顺,鲍国连,刘燕,邵泽香. 2009
[4]糙皮侧耳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涂苑楠,荆蓉,刘西周,郭成金,范寰. 2013
[5]猴头菌融合育种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优化. 杨珊,张赫男,李巧珍,吴迪,陈明杰,杨焱. 2018
[6]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食用菌上应用研究进展. 李亚娇,孙国琴,郭九峰,王海燕,于传宗,庞杰. 2021
[7]稗弯孢菌(CurvulariaIunata)原生质体的制备. 黄世文,段桂芳,颜秋生,余柳青. 2002
[8]芦笋茎枯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 张岳平,罗绍春,黄燕萍,汤泳萍,易克贤,谢丙炎,陈光宇. 2014
[9]稗弯孢菌(Curvularia Iunata)原生质体的制备. 黄世文,段桂芳,颜秋生,余柳青. 2002
[10]蛹虫草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研究. 刘小莉,周剑忠,黄开红. 2009
[11]稻瘟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菌株的致病性. 周益军,范永坚,王金生,吴淑华. 2000
[12]小麦光腥黑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高利,李超,刘太国,刘博,陈万权. 2017
[13]裂壳菌L-14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体系构建. 张雯龙,谢玲,廖仕同,覃丽萍. 2019
[14]稗弯孢菌(Curvularis lunata)原生质体的制备. 黄世文,段桂芳. 2002
[15]植物原生质体技术及其应用. 于晓玲,李春强,彭明. 2009
[16]小麦矮腥黑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李超,高利,刘太国,刘博,陈万权. 2018
[17]云耳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研究. 聂晨红,李凤兰,丰景,韦仕岩,祁亮亮,王晓国. 2024
[18]云南疣粒野生稻部分cDNA片段的分离和注释. 史冬燕,程在全. 2008
[19]岷江百合(LiliumregaleWils.)愈伤组织诱导、悬浮细胞培养及植株再生. 姜新超,刘春,明军,穆鼎,袁素霞. 2010
[20]大麦成熟胚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 项友斌,刘静,阮义理,袁爱敏.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云南西部地区疣粒野生稻的调查、收集与保护
作者:李荣欣;刘丽;钟巧芳;杨和生;杨顺发;肖素勤;赵白英;李金璐;陈玲;彭钰婷;李宗鼎;刘梅芳;程在全;殷富有
关键词:疣粒野生稻;云南西部地区;濒危植物;资源保护;白叶枯病抗性
-
光伏电站建设的生态效应:光伏治沙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刘坤;王波;张发国;吴晓;王睿;张峰;贾蓉;张红星;未丽;董礼;包爱科
关键词:荒漠化;光伏;植被恢复;治沙
-
可降解秸秆基地膜增韧改性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作者:孙恩惠;陈玲;范肖东;彭鵾;GUEGUIM KANA E B;翟胜丞
关键词:秸秆纤维;可降解地膜;增韧改性;力学性能;杂草防控;增温促生
-
大叶种砧木茶树与嫁接茶树主要生化成分对比研究
作者:邓少春;许燕;李友勇;田易萍;赵才美;孙超;陈春林;朱兴正
关键词:大叶种;嫁接茶树;生化成分;香气成分
-
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和多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江慧;钟巧芳;殷富有;李金璐;刘丽;张云;王波;蒋聪;程在全;张慧;肖素勤
关键词: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
-
绿茶中7种不同极性农药在茶汤中的浸出规律及其风险评估
作者:徐金屏;杜雪梅;吕婉仪;朱雷;张丹阳;陈红平;陈玲;柴云峰
关键词:茶;农药;茶汤;浸出规律;风险评估
-
联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光照对番茄果实成熟的影响
作者:宋思言;陈玲;王亚宁;房经贵;肖婷;芮东明
关键词:番茄;光照;果实成熟;转录组;代谢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