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甘薯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立飞

作者: 黄立飞;陈景益;邹宏达;张雄坚;王章英;罗忠霞;杨义伶;姚祝芳;唐朝臣;江炳志;房伯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广东;甘薯;种质资源;育种技术;鲜食型甘薯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0 年 47 卷 012 期

页码: 62-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广东是我国甘薯的优势区域,以种植生产、销售、消费优质食用鲜薯为主,是全国最大的鲜食型甘薯消费市场和集散地.近年广东甘薯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5万hm2左右,居我国第4位.2006年以来广东甘薯品种改良取得较好进展,截至2019年底,国家种质广州甘薯圃保存甘薯资源1981份;选育了33个甘薯品种通过国家品种鉴定或广东省品种审定,其中广薯87和普薯32为代表性品种,广泛种植于南方乃至全国薯区,为甘薯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另外,在杂交不亲和性、航天诱变、病虫害抗性和分子生物学等育种技术方面均取得了很大发展.对2006年以来广东省在甘薯资源收集利用、育种技术、育种成效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分类号: S531.032

  • 相关文献

[1]我国梨育种技术及其发展. 杨立,秦仲麒,伍涛,李先明,涂俊凡,杨夫臣,朱红艳. 2019

[2]河北省牧草育种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李源,游永亮,赵海明,武瑞鑫,刘贵波,张泽阳,孙海霞. 2019

[3]藜麦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董艳辉,王育川,温鑫,李亚莉,侯丽媛,赵菁,曹秋芬,王斌,吴慎杰,秦永军. 2020

[4]辽宁省玉米育种问题研究. 孙丽惠. 2016

[5]低碳背景下实现玉米减肥稳产的育种技术途径. 叶雨盛,王延波. 2015

[6]番木瓜研究进展. 刘迪发,黄东益,夏薇,陈媚,高玲. 2023

[7]2010年广东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易海风,万忠,柯清标,房伯平. 2011

[8]2013年广东甘薯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段东霞,柯清标,万忠,房伯平. 2014

[9]广东主要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与展望. 吴洁芳,袁沛元,陈洁珍,刘岩,黄秉智,潘建平,韩冬梅. 2011

[10]广东省花生种质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 杜普旋,刘军,陈荣华,吴柔贤,范呈根,郭丹丹,鲁清. 2023

[11]广东龙眼种质资源研究. 李建光,韩冬梅,李荣,潘学文. 2010

[12]黑土区鲜食型甘薯贮藏技术规程. 刘冰,刘德福,韩福生,王力,杜春影,张良,马兰. 2018

[13]地膜覆盖对鲜食型甘薯品种普薯3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黄小娟,刘连军,何洪良,郭素云,何文,张秀芬,李恒锐,杨海霞. 2023

[14]黑龙江省西部砂壤土区鲜食型甘薯栽培技术规程. 刘冰. 2024

[15]栽插方式和密度对鲜食型甘薯品种干物质积累分配、块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段文学,汪进丽,张海燕,解备涛,汪宝卿,张立明. 2018

[16]中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发展战略. 郭小丁,张允刚,唐君,张华,李玉侠,史新敏. 2000

[17]贵州甘薯种质资源的抗病性评价. 李云,卢杨,宋吉轩,颜谦. 2013

[18]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黄立飞,房伯平,陈景益,张雄坚,罗忠霞. 2008

[19]甘薯种质资源保存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进展. 唐君,周志林,张允刚,赵冬兰,史新敏. 2008

[20]甘薯近缘野生种Ipomoea Littoralis全基因组Survey分析. 霍恺森,曹清河,王珧,陈艳丽,朱国鹏.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