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鲵在华南地区最适人工繁殖时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鉴毅

作者: 刘鉴毅;庄平;谭启森;刘明国;何新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大鲵;性成熟系数;成熟积温;催产率;华南地区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05 年 27 卷 04 期

页码: 343-347

摘要: 大鲵自华中地区引进至华南地区,并驯养成功后,在特殊人工生态条件下,其性腺发育规律也随之发生改变。大鲵性腺成熟系数最大值,由大鲵自然产区的8月中旬提前到6月中旬至7月中旬。用大鲵周年性腺成熟积温推算,大鲵性腺成熟期亦为每年的6月中旬。1999和2000年的人工催产繁殖实践结果也显示大鲵在华南地区最佳繁殖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

分类号: S966.6

  • 相关文献

[1]黄海中南部细纹狮子鱼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年际变化. 单秀娟,陈云龙,周志鹏,戴芳群,金显仕. 2014

[2]青海湖裸鲤不同繁殖群体繁殖特性的比较研究. 谢振辉,吕红健,付梅,赵荣荣,陈灵涵,史建全,祁洪芳,姚维志. 2021

[3]人工生态条件下提高大鲵催产率技术初报. 刘鉴毅,肖汉兵,林锡芝,杨焱清. 1993

[4]双须叶须鱼人工繁殖研究. 张忭忭,王建银,周建设,曾本和,张驰,牟振波. 2017

[5]日本鳗鲡排卵的人工诱导. 柳凌,郭峰,张洁明,鲁大椿. 2005

[6]野生拉萨裸列尻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 王万良,王建银,周建设,曾本和,牟振波,张忭忭. 2018

[7]中国大鲵生长激素受体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胡乔木,田海峰,孟彦,肖汉兵. 2016

[8]隐鳃鲵科的生物地理与种群遗传研究进展. 张书环,梁志强,杜浩,张辉,王崇瑞,危起伟. 2019

[9]中国大鲵子二代制种技术的研究. 刘鉴毅,谭永安,庄平,李长松,谭启森,刘明国,陈溢安,卢兴孙. 2004

[10]中国大鲵子二代规模化人工孵化技术的研究. 刘鉴毅,谭永安,卢兴孙,范其杰. 2005

[11]提高大鲵人工繁殖出苗率的关键技术. 王永杰,陈红莲,王银东,饶福江. 2017

[12]野生中国大鲵的人工驯养. 陈春娜. 2009

[13]中国大鲵小肠和胰脏的超微结构观察. 王尚洪,余扬帆,王芳,吴娣,黄洪辉,吴志强. 2012

[14]华南地区4种阔叶幼苗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抗旱性初探. 史小玲,薛立,任向荣,冯慧芳,郑卫国,傅静丹. 2011

[15]华南地区辣椒避雨栽培技术. 李颖,谢河山,郑会龙,冯恩友. 2019

[16]华南地区猪圆环病毒3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蒋智勇,蔡汝健,楚品品,林德锐,勾红潮,李艳,宋帅,李春玲. 2018

[17]华南地区豌豆绿色生产标准化技术的集成与应用. 蒋彬,司徒颖文,李育军,植石灿,吴彩玉,秦树香,刘仁燕. 2018

[18]华南常用籼稻亲本稻瘟病抗性评价及抗性基因鉴定. 马增凤,秦钢,陈远孟,秦媛媛,颜群,刘驰,张月雄,黄大辉. 2017

[19]华南地区四棱豆主要草害及其防控技术. 植石灿,徐碧珍,朱文斌,李育军,黄妙林,刘仁燕. 2020

[20]华南地区辣椒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李颖,王恒明,徐小万,徐晓美,王得元,李乃坚,余小林.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