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在胎龄<34周早产儿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申玉洁

作者: 申玉洁;张先红;李潇然;匡安迪;范娟;付利珍;李禄全;吴利平

作者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关键词: 氨基酸;脂肪乳;肠外营养;早产儿

期刊名称: 临床儿科杂志

ISSN: 1000-3606

年卷期: 2021 年 03 期

页码: 172-1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积极肠外营养支持方案(高初始剂量氨基酸和脂肪乳)在胎龄<34周早产儿肠外营养中的近期疗效及耐受情况。方法根据早期应用氨基酸和脂肪乳剂量不同,将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生后 24小时内入院、胎龄<34周138例早产儿随机分2组。积极肠外营养组69例,氨基酸自2.5 g/(kg·d)始,逐日增加1.0 g/(kg·d),达4 g/(kg·d)并维持;脂肪乳自2.0 g/(kg·d)始,逐日增加0.5~1.0 g/(kg·d),达3.5 g/(kg·d)并维持。常规肠外营养组69例,氨基酸自2 g/(kg·d)始,逐日增加0.5 g/(kg·d),总量不超过4 g/(kg·d)。脂肪乳自1 g/(kg·d)始,总量不超过3 g/(kg·d)并维持。同时实施常规的其他肠内外营养支持方案。结果积极肠外营养组早产儿生后第1、2、3周体质量增长值均高于常规肠外营养组,肠外营养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日龄短于常规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肠外营养组乳糖不耐受和呼吸暂停比例低于常规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仅血尿素氮水平在生后24小时和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在第2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肠外营养组低于常规肠外营养组。结论胎龄<34周早产儿在生后 24小时内同时给予高剂量氨基酸与脂肪乳的积极肠外营养安全有效,可显著减少肠外营养使用时间并促进近期体质量增长,且未增加并发症。

分类号: R722.6

  • 相关文献

[1]基于HACCP的肠外营养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运用. . 2019

[2]一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案例分析. 蒋祖艳. 2020

[3]基于HACCP的儿科肠外营养多学科协作价值及效益分析. 孔粼,吴青,吕麟亚. 2018

[4]营养支持对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斌,花天放,李继坤,曹俊,张伟萍. 2002

[5]肠内营养对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术后血清非谷氨酰胺氨基酸谱的影响. 王斌,花天放,李继坤,张伟萍. 2008

[6]早产儿经母乳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现状. 冉丽红,包蕾. 2016

[7]早产儿早期经验性应用抗生素对其肠道菌群的近期影响. 朱丹萍,杜立中,余加林,艾青,肖洒,程晨,张云辉,贺雨,潘云,宋思捷. 2016

[8]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羊水胎粪污染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的相关性. . 2019

[9]早产儿经母乳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及随访观察. 冉丽红,包蕾. 2018

[10]早产与足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对比分析. 刘利,李秋宇,安瑶,冉亚林,李禄全. 2017

[11]影响足月和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熊小琴,冯伟,李小玉,邓春. 2020

[12]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岳伟红,余加林. 2022

[13]新生儿脑室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研究进展. 陈锐,芦起. 2020

[14]早产儿出生后4周内肠道微生物的产气差异. 王雪芳,李娟,朱立颖,尹迪,张华婷,李娜,龚小慧,胡勇. 2021

[15]母亲心音联合话音刺激对NICU早产儿体格发育影响的研究. 李倩,陈丽,涂素华,李雨昕,章容,付利珍. 2021

[16]早期听觉刺激干预对NICU早产儿影响的研究现状. 李倩,涂素华,李雨昕,谭琳,罗珊,陈丽. 2020

[17]母亲心音联合话音刺激对NICU早产儿心率及行为状态的影响. 李倩,涂素华,李雨昕,谭琳,罗珊,陈丽. 2019

[18]枸橼酸咖啡因中剂量与小剂量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比较研究. 马娟,汪丽,李宛卫,刘慧,朱恋,陈龙. 2019

[19]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研究进展. 许照洁,包蕾. 2019

[20]初乳口腔涂抹/滴注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meta分析. 王琪,张先红,魏璐,余静.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