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茶园不同绿肥集硒能力对比及种植利用模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磊

作者: 王磊;韦瑛璐;刘秋凤;李卓毅;江泽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富硒茶园;绿肥;集硒能力;种植模式

期刊名称: 农村经济与科技

ISSN: 1007-7103

年卷期: 2021 年 009 期

页码: 73-74,79

摘要: 为研究对比不同绿肥在富硒茶园的生长情况及集硒能力,采用在富硒茶园中种植黑麦草、毛叶苕子、紫云英等冬绿肥和田菁、木豆、大叶猪屎豆等夏绿肥,调查绿肥生长情况,取样检测分析不同绿肥的生物产量、硒含量并计算其集硒能力和估算还田利用潜力。结果表明,富硒茶园种植不同绿肥品种的集硒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冬绿肥生物含硒量普遍高于夏绿肥,但生物量低于夏季绿肥,从单位面积的绿肥生物体集硒量来看,冬季绿肥总集硒量均高于夏季绿肥,约为夏季绿肥的1.7~8倍;按照常规富硒茶园茶青采收硒带出量测算,富硒茶园冬夏绿肥连作总计可提供的硒还田量约为收获茶青带出量的10~20倍,对提供茶树根系需要的活化硒元素具有较大的潜力,可作为富硒茶园土壤硒强化补充及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和提高产量质量的有效手段。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绿肥作物生产利用现状及展望. 张久明,宿庆瑞,迟凤琴,于凤芝,王晓军,匡恩俊,杨军,刘宏伟. 2009

[2]现代农业中黄淮海地区适宜绿肥种植模式分析. 李志杰,马卫萍,孙文彦,李怀军,曲善功. 2008

[3]绿肥在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高效种植技术模式. 秦文利,刘忠宽,智健飞. 2017

[4]河西绿洲灌区马铃薯间作绿肥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王婷,包兴国,舒秋萍,杨文玉. 2010

[5]广西绿肥发展现状及种植模式. 胡钧铭,蒙炎成,何铁光,苏天明,唐红琴,张野,韦彩会,李婷婷,王瑾,俞月凤,何永群. 2015

[6]河西绿洲灌区玉米间作绿肥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王婷,包兴国,胡志桥. 2010

[7]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绿肥间套种植模式研究. 黄涛,包兴国,王婷,胡志桥,张久东,雷明山. 2012

[8]陇东半干旱区果园间作绿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杨蕊菊,张久东,车宗贤,卢秉林,崔恒. 2023

[9]麦后复种绿肥方式及施氮制度对土壤有机碳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程宝钰,胡发龙,韩梅,赵财,王玉珑,殷民兴,葛丽丽. 2024

[10]不同茶树品种的集硒能力比较试验. 王磊,韦瑛璐,刘秋凤,江泽普. 2021

[11]不同土壤不同种植方式普那菊苣的产量分析. 韩永芬,孟军江,左相兵,舒健虹,彭佳. 2009

[12]贵州“1年3季”高效模式下冬春南瓜栽培技术. 赵夏云,李琼芬,李从信,林宏,李桂莲. 2016

[13]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对3种种植模式的响应研究. 徐培智,解开治,李康活,陈建生,唐拴虎,张发宝,黄旭. 2012

[14]浙江省蚕豆间作套种模式浅析. 宋度林. 2015

[15]早春辣椒套种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谢双萍,郭惊涛,林宏,李桂莲,李琼芬,傅纪勇,孟平红. 2014

[16]沿江稻区多元多熟种植模式及其高效技术途径研究. 刘建. 2000

[17]菊苣新品系黔育1号不同种植模式的研究. 吴有松,韩永芬,苏生,孟军江,张伟. 2014

[18]常年叶菜类速生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及效益分析. 吕国秀,李桂莲,孟平红,郭惊涛. 2015

[19]贵州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模式研究 Ⅰ.粮油菜种植模式. 王天文,李桂莲,文林宏,郑美荣,刘春萍,董恩省,谢文秀,曾令明. 2004

[20]贵州山地灰萝卜高效间套种模式及茬口分析研究. 牟琼,王应芬,吴有松,吴佳海,杨义成.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