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UL43和UL56基因失活株的构建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家轩

作者: 吕家轩;张传健;王志胜;何青;王继春;费荣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细菌人工染色体;UL43;UL56;点突变;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ISSN: 1674-6422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34-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究UL43与UL56基因失活对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株毒力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株AH02LA细菌人工染色体(BAC)BACPRV-G,应用En Passant操作技术,分别将UL43与UL56基因的起始密码子进行点突变,获得两株重组BAC株:BACPRV-G-UL43mut与BACPRV-G-UL56mut。之后将携带同源臂的PRV AH02LA gE/gI基因分别于BACPRV-G-UL43mut和BACPRV-G-UL56mut共转染猪睾丸(ST)细胞,从而获得重组病毒PRV-UL43mut和PRV-UL56mut。生长动力学试验显示PRV-UL43mut病毒滴度在感染后12 h有升高趋势,表明UL43基因可能在感染细胞早期抑制病毒增殖;PRV-UL56mut与亲本毒株PRV AH02LA生长动力学相似,表明UL56基因对病毒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荧光定量PCR试验发现UL56基因可抑制感染细胞早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分子的转录。此外,小鼠致病力试验显示,相较于亲本毒PRV AH02LA(LD50=10-3.26/0.2mL),PRV-UL43mut(LD50=10-2.63/0.2 mL)与PRV-UL56mut(LD50=10-2.19/0.2 mL)对小鼠的致病力均降低,表明UL43基因与UL56基因可能介导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RV变异株UL43、UL56基因失活株,为进一步揭示PRV免疫逃逸的机制奠定基础,也为研制更加安全有效的PRV弱毒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852.651

  • 相关文献

[1]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US3基因失活株的构建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吕家轩,张传健,侯继波,费荣梅,王继春. 2020

[2]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株S基因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张传健,郭仕琦,郭容利,刘晓琳,陈赛赛,王志胜,曾容愚,咼荣兵,王继春. 2023

[3]携带BAC质粒DNA序列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的构建和鉴定. 丛鑫,夏水利,向广韬,杜明亮,李丹丹,刘艳,周末,仇华吉,李影,孙元. 2016

[4]猪源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AH02LA株细菌人工染色体的构建与鉴定. 刘娅梅,乔永峰,顾一奇,柳畅,许梦微,王志胜,郭容利,张传建,侯继波,王继春. 2018

[5]猪源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AH02LA株细菌人工染色体的构建与鉴定. 刘娅梅,乔永峰,顾一奇,柳畅,许梦微,王志胜,郭容利,张传建,侯继波,王继春. 2018

[6]伪狂犬病病毒TJ-1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韩伟,张莉,鄢明华,李秀丽,高俊成,韩孝党. 2012

[7]猪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R13028株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的研究. 任卫科,张莉,路超,池晶晶,李秀丽,田向学,孙元,李富强,仇华吉,鄢明华. 2021

[8]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UL3、UL46和UL50基因失活株的构建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殷涵臻,张传健,曾荣愚,费荣梅,王继春. 2021

[9]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5蛋白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英文). 田志军,仇华吉,倪健强,周艳君,蔡雪辉,周国辉,王云峰,童光志. 2005

[10]滩羊OB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关联性的研究. 李靖,马青,李颖康,马丽娜,王锦,刘顺德,王瑞雪. 2016

[11]NS1蛋白点突变对猪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影响. 刘雷,程靖华,石迎,陶洁,李本强,刘惠莉. 2020

[12]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棉铃虫para型钠离子通道基因的部分序列测定与突变. 徐广,谭维嘉,吴孔明,郭予元. 2004

[13]荠菜对苯磺隆抗药性分子机理初探. 王贵启,李香菊,王建平,曹洪玉,牛宏波. 2011

[14]油菜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突变体M9的遗传和基因克隆. 胡茂龙,浦惠明,高建芹,龙卫华,戚存扣,张洁夫,陈松. 2012

[15]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变异抗药性机制研究. 曲明静,许新军,韩召军,姜晓静. 2007

[16]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衣壳蛋白末端序列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谭菲菲,韦祖樟,孙志,庄金山,袁世山. 2009

[17]利用重建祖先基因方法研究连续诱导培养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抗药性突变的规律. 魏甜甜,白华,李靖冉,胡明,齐静,袁首道,张乐萃,刘玉庆. 2012

[18]嗜热自养甲烷杆菌二硫键异构酶活性位点特征. 刘松娇,谢红卫,毛立晖,刘聪,韦海波,吴雨辰,余扬帆,丁霞. 2017

[19]利用DNAshuffling技术鉴定草甘膦N-乙酰转移酶抗性相关位点. 金丹,陈明,马瑞强,杨志荣,陈建. 2007

[20]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广东分离株Bm126基因编码基序RGD的功能研究. 郝碧芳[1,程晨,梁飞.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