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玉米地方种耐旱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吉海

作者: 黄宁;徐克成;苟才明;李志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地方种;耐旱性评价;西南地区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3 年 21 期

页码: 53-55

摘要: 干旱是威胁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选育耐旱杂交玉米组合是应对干旱威胁经济有效的措施。在温室大棚内对29份来自我国西南地区的玉米地方种进行了全生育期耐旱性鉴,结果表明,雌雄花期间隔(ASI)、结实株数、株高、行粒数、百粒重等5个性状耐旱系数与单株籽粒产量耐旱系数的偏回归系数达极显著水平,是玉米地方种耐旱性评价的主要指标。按籽粒产量耐旱系数分级,编号DP1、DP14、DP16、DP26等4个玉米地方种耐旱系数均在0.9以上,属于强耐旱型种质,可以作为选育耐旱杂交玉米组合的种质资源。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水稻不同种质苗期耐旱性综合评价. 孔宪旺,孙明茂. 2019

[2]辽宁省玉米品种耐旱性评价及耐旱指标鉴定. 贾钰莹,刘欣芳,刘晓丽,齐欣,马骏,姜敏,王延波,叶雨盛. 2020

[3]豌豆种质资源芽期耐旱性评价及耐旱种质筛选. 李玲,沈宝宇,张天静,杨涛,刘荣,宗绪晓. 2017

[4]PEG胁迫下玉米苗期耐旱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王璐,邓杰,张泽,赵孟伟,车欣洋,王广义,郭旭,张海洋,贺琳,翁建峰,徐晶宇. 2024

[5]新疆干旱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耐旱性评价. 邵红雨,梁晓玲,阿布来提·阿布拉,韩登旭,李铭东. 2009

[6]吉林省主推玉米杂交种及骨干系大田全生育期的耐旱评价. 朴明鑫,张春宵,杨书华,李万军,刘文国,李晓辉,杨德光. 2012

[7]不同棉花品种种子萌发期耐旱性综合评价. 高利英,邓永胜,王晓歌,孔凡金,申贵芳,王宗文,段冰,王景会,徐东东,韩宗福. 2023

[8]不同基因型青稞苗期耐旱综合评价. 李洁,姚有华,邓智婷. 2020

[9]城市绿化灌木耐旱性评价及灌溉制度研究进展. 侯立伟,鲁绍伟,李少宁,赵娜,徐晓天. 2023

[10]猪屎豆种质资源萌发期的耐旱性评价. 郝振帆,刘国道,杨虎彪. 2021

[11]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的耐旱性评价. 苏治军,郝转芳,谢传晓,李明顺,张世煌,李新海. 2009

[12]野生沙葱种子萌发期室内耐旱性评价. 王守康,李正鹏,祁凯斌,赵名好,张露,刘文谨,马利利,蒋福祯. 2025

[13]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来自西南地区2008~2012年的经验证据. 蔡艳辉,冯友孝. 2016

[14]有缓冲间湿帘-风机系统对兔舍环境调控效果研究. 唐于寒,齐鑫,刘中英,李琴,王永康,王书林,吴中红. 2016

[15]试论西南地区中低产田土的主要类型和改造对策. 叶惠明. 1993

[16]南瓜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 李昕升,王思明. 2014

[17]中国西南地区水荒是“天灾”还是“人祸”?. 巩前文,郭丽楠. 2011

[18]西南地区87份小麦品种(系)穗发芽抗性的分子鉴定及筛选. 罗永露,隋建枢,谢才江,王伟,陈天青,何庆才. 2020

[19]西南地区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李新河,黄宁. 2020

[20]人口迁徙、环境适应与技术改良:辣椒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传播. 于帅,王思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