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技术在中国粮食产量增加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褚清河
作者: 褚清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粮食产量;阶梯式增加;中低产田;施肥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13 年 15 卷 01 期
页码: 12-1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近年来,我国粮食单产和总产虽然一直在增加,但单位肥料的粮食增产率却在急剧下降,农业生产中的单产水平远低于示范产量。为了探索提高单产水平的科学措施和方法,应用新的施肥理论研究结果,对我国1978年以来粮食单产的增加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单产呈阶梯式阶段性增加规律,它是施肥量阶段增加推动下作物品种更新的结果。耐肥性和肥料利用效率是作物品种的基本特性,作物最高产量是作物品种特性在合理施肥条件下的表现形式。而要实现品种高产潜力水平下的持续增加,应采取的关键措施就是调整氮磷施用比例,增加肥料施用中磷肥的施用量,同时提高农作物种植密度。从长远来看,应把依靠新的施肥技术在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上进行平衡施肥育种,作为我国实现持续增产的主攻方向。
分类号: S147.2`F326.11
- 相关文献
[1]中国粮食产量八连增的原因、问题及发展对策. 褚清河,郭耀东. 2012
[2]贵州省中低产稻田水稻品种的比较. 何佳芳,肖厚军,胡德平,黄宪成,卢燕,周琴,伍健,秦芳. 2011
[3]贵州省中低产稻田水稻专用肥配方筛选. 何佳芳,肖厚军,黄宪成,卢燕,周琴,胡德平,伍健,秦芳. 2010
[4]栽插密度对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 胡启锋,钟珺,虞新华,刘增兵,邱时林,林洪鑫,李祖章. 2014
[5]河南省中低产田玉米新品种适应性筛选研究. 黄璐,刘京宝,夏来坤,赵霞,胡青妞. 2010
[6]抛栽密度对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晚稻产量的影响. 钟珺,黎为兵,胡启锋,李祖章,张朝阳,连垚,李云,虞新华. 2015
[7]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稻耐早衰高产品种筛选. 黄向荣,胡启锋,谢金水,钟珺,李祖章,邱时林,张朝阳,虞新华. 2016
[8]天津市中低产田时空分布与限制因素研究. 潘洁,吕雄杰,肖辉,陆文龙. 2014
[9]两当县中低产田分布及障碍类型研究. 任书生,刘克荣,董博,董青松. 2017
[10]吉林省中部中低产田现状及治理对策——以农安县为例. 刘剑钊,袁静超,蔡红光,梁尧,任军. 2017
[11]高产稳产高淀粉高梁杂交种选育与应用. 石贵山,王鼐,刘红欣. 2015
[12]福建省主要中低产田土壤供钾能力研究. 刘亨官,彭加桂,罗涛,蔡阿瑜. 1990
[13]施用微生物肥料对我国玉米产量影响的Meta分析. 甘元炜,冯小杰,李永华,杨璐,宁鹏. 2023
[14]基于耕地地力评价成果的条山农场中低产田划分研究. 杨义荣,周彦芳,董博,董青松. 2016
[15]中低产田提高覆膜穴播水稻保苗率试验初报. 张永宏,班乃荣. 2000
[16]宁夏银北中低产田土壤障碍性特征研究. 樊丽琴,杜永霞,杨建国. 2008
[17]西藏中低产田类型、划分标准、综合技术研究及治理对策. 张亚生,关树森,巴桑,格桑次仁,斯年. 1996
[18]河南省中低产田现状及改造对策. 黄璐,刘京宝,夏来坤. 2012
[19]黄河三角洲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概况及改良增产技术探讨. 董亮,孙泽强,王学君,董晓霞,郑东峰,高新昊,刘兆辉,郭洪海. 2014
[20]中低产田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方法研究. 刘执鲁,张晓玲,徐保根,樊兰瑛.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杂交玉米品种内在性状及基因表达的施肥原理
作者:褚清河
关键词:产量潜力水平;基因激活;施肥量相匹配;同性耐异
-
一种新型复合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治家;褚清河;周运宁;阎世江
关键词:新型复合肥;小麦;生长;产量
-
不同复合肥对玉米光合作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阎世江;褚清河;周运宁;张治家
关键词:复合肥;玉米;光合作用;生长发育
-
杂交玉米养分利用遗传特性与产量潜力的关系
作者:褚清河;田齐建;张威
关键词:玉米品种;产量潜力水平;氮磷单施与配施;杂交制种
-
一种新型配比化肥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阎世江;褚清河;周运宁;张治家
关键词:新型配比化肥;玉米;生产
-
作物营养遗传育种理论提出的背景思路及价值意义
作者:褚清河;阎世江;周运宁;张治家;强彦珍
关键词:育种理论;营养遗传特性;耐肥性;养分利用效率;隐性与显性基因
-
一种新型肥料在谷子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阎世江;褚清河;周运宁;张治家
关键词:肥料;谷子;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