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农学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温贤芳

作者: 温贤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核农学;同位素示踪;辐射诱变育种;辐照食品保鲜;辐射害虫不育技术

期刊名称: 原子能科学技术

ISSN: 1000-6931

年卷期: 2009 年 43 卷 S1 期

页码: 124-12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文章概述了我国核农学的创建与发展历程以及核技术农业应用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我国核农学始于1956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科研协作网络、学术交流网络、国际交流网络。这三大网络全面推动了中国农业核技术应用的核农学的形成与发展,在辐射育种、航天育种、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产品辐照贮藏和保鲜加工、辐射害虫防治、低剂量辐射刺激增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此外,文章还就中国核农学今后的发展构想以及核农学优先发展的主要领域提出了构思和建议。

分类号: S124

  • 相关文献

[1]合丰号的辐射诱变育种回顾. 郭泰,刘忠堂,吕秀珍,王志新,吴秀红,郑伟. 2010

[2]用~(60)Coγ射线诱导水稻抗瘟突变体的筛选. 臧威,张淑园,张国民,李柱刚,孙剑秋,张兰兰,严善春. 2008

[3]“宁杞1号”枸杞辐射诱变育种初报. 樊光辉. 2014

[4]~(60)Co-γ射线对小苍兰的生物学效应. 刘玲,王丹,黎熠睿,闵可怜,陈敏,张继文,邓善文,黎青,向毅,李建伟. 2019

[5]柑桔新品种"少核红橙". 李志强. 2009

[6]辐射诱变培育高油大豆新品种及其应用. 郭泰,刘忠堂,胡喜平,王志新,吴秀红,郑伟,陈德祥,王雷. 2005

[7]~(60)Co-γ射线对草莓组培苗诱变效应. 张慧琴,谢鸣,蒋桂华,吴庆,孙崇波. 2007

[8]高产优质强筋广适春小麦新品种——核春121. 王立红,王煜,李剑峰,连金龙,王重,张宏芝,高新,时佳,王春生,夏建强,樊哲儒,张跃强. 2024

[9]小型钴源装置安全管理及利用研究. 赵晓南,许德春,孟丽芬,王成波,付立新,薛柏. 2009

[10]小麦花培突变体新品种川辐5号的选育及相关技术研究. 尹春蓉,岳春芳,瞿世洪. 2002

[11]加速器~7Li离子的生物诱变研究. 杨俊诚,潘伟,于伟翔. 2003

[12]浅谈我国核农学的科技成果. 张素梅. 1995

[13]江苏核农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沈建新,罗克勇. 2001

[14]对我国核农学发展规律的探讨. 王志东. 2003

[15]对核农学发展现状的认识. 陈美红,窦云萍,谢吉平. 2005

[16]浙江省核技术的农业应用与展望. 陆艳婷,熊立东,吴庆,金庆生. 2012

[17]核农学标准数据集. 赵苏宇,郑吉家,高美须,郭丽莉. 2024

[18]核农学在农业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地位和发展战略. 华珞,汪勋清. 2001

[19]关于核农学创新的几点思考. 王志东,高美须. 2008

[20]核技术农业应用概况. 唐掌雄.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