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乳熟期茎秆木质素含量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延华

作者: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茎秆;木质素;主基因+多基因;遗传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6 年 24 卷 01 期

页码: 19-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WBA31×K4138构建的DH群体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采用P1、P2与DH群体3世代主基因+多基因联合分离分析模型,对玉米乳熟期茎秆木质素含量进行遗传分析,探讨玉米茎秆木质素含量的遗传基础。结果表明,玉米茎秆木质素含量遗传符合3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模型遗传,主基因遗传率为44.91%,多基因遗传率为43.94%,多基因效应比较明显,主基因总加性效应小于主基因间互作效应。因此,在育种时既要注重基因间的加性效应,又要考虑基因间的互作,同时要加强微效多基因的效应累加。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茎秆木质素含量的初步遗传分析.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李东林,杨国伟,任晓亮. 2015

[2]玉米茎秆耐穿刺强度的倒伏遗传研究. 丰光,刘志芳,李妍妍,邢锦丰,黄长玲. 2009

[3]玉米出籽率性状多世代联合遗传分析. 李洪涛,许瀚元,迟铭,华国栋,王军. 2017

[4]玉米叶绿素含量基因效应分析. 李洪涛,许瀚元,李景芳,祝庆,迟铭,王军. 2019

[5]小麦抗倒性研究进展. 姚金保,马鸿翔,姚国才,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张鹏. 2013

[6]黄瓜黑斑病抗性遗传分析.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 2014

[7]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的遗传模型分析. 王军,李洪涛,许瀚元,迟铭,王朋,张灿宏,徐大勇. 2016

[8]白菜和白菜型油菜角果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王玉刚,修文超,沈宝宇,周泽峰,古君伶,聂晓巍,冯辉. 2013

[9]小麦抗病新材料S42抗赤霉病性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张勇,张伯桥,高德荣,程顺和. 2005

[10]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 戚存扣,盖钧镒,章元明. 2001

[11]甘蓝型油菜花瓣缺失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松,陈锋,陈新军,高建芹,傅寿仲. 2007

[12]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付三雄,戚存扣. 2009

[13]大豆α-生育酚的遗传与QTL分析. 梁慧珍,余永亮,许兰杰,杨红旗,董薇,谭政伟,李磊,裴新涌,刘新梅. 2019

[14]玉米种子休眠性数量遗传体系的判别. 兰海,余月,王凤格,潘光堂,赵久然,李新海,荣廷昭. 2007

[15]甘蓝型油菜发芽种子耐湿性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丛野,程勇,邹崇顺,张学昆,王汉中. 2009

[16]龙生型高油酸花生种质油酸亚油酸含量及其比值的遗传分析. 高国庆,周瑞阳,唐荣华,钟瑞春,周翠球,贺梁琼. 2010

[17]甘蓝型油菜油酸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索文龙,戚存扣. 2007

[18]高油酸花生种质油酸亚油酸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 高国庆,周瑞阳,唐荣华,周翠球,钟瑞春. 2010

[19]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抗倒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顾慧,戚存扣. 2008

[20]花生种子休眠性的遗传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胡晓辉,苗华荣,杨伟强,张建成,陈静.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