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足的附着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华登科

作者: 华登科;何章章;杜田华;梁鹏;石永芳;杨璇;张友军;吴青君;桂连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昆虫;足;黏附垫;刚毛;分泌液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263-2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昆虫卓越的爬行和附着能力来源于其精细的功能性黏附系统。根据形态结构的不同,昆虫的黏附系统可分为光滑型黏附垫和刚毛型黏附垫两种类型,二者在分泌液的支持下均能附着于几乎所有的光滑或粗糙的物体表面,而且这两种类型的黏附垫与界面的附着的形成均主要依赖于范德华力。本文综述了昆虫足的附着机制,包括光滑型和刚毛型两种黏附垫的结构和其形成附着的机理,以及黏附垫分泌液的功能、组成成分和释放机制,阐明了昆虫如何巧妙地解决稳定附着和快速脱附这一矛盾的问题,讨论了诸如界面的理化性质和环境湿度等环境因素对昆虫附着的影响,以期帮助人们深入地理解昆虫足的附着机制,并为其在仿生学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Q964

  • 相关文献

[1]杂色鲍足的显微与超微结构. 李娜,石和荣,李海云,柯浩,温山鸿. 2006

[2]与黄瓜有毛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 2013

[3]谷子长刚毛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成亮,刘盼,邢恒荣,张艾英,张莉. 2018

[4]封沟养蛙如何加大昆虫密度. 王宝贵. 2003

[5]综合治理中的农药与应用. 张家兴,王冬兰. 1996

[6]黑石顶动物学实习报告. 桑石磊,李丽. 2014

[7]利用植物的防御性 倡导害虫治理的新思路. 李洪山,戴华国,王娟,李慈厚. 2005

[8]昆虫温度耐受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鸿波,何永福. 2016

[9]不同颜色粘虫板对枇杷果园昆虫的诱集效应. 耿坤,张斌,李德友,余杰颖,莫莉娅. 2012

[10]广西贺州地区花生田昆虫群落结构研究. 卢亚成,黎淳锋,叶万余,吴春玲. 2018

[11]鳞翅目昆虫人工饲养技术研究进展. 戴长庚,欧阳芳,陈湘燕,胡阳. 2016

[12]在贵州发现的一些昆虫病毒. 郑茂材,戴彩云,陈流光,彭玉梅,梁东瑞,赵克斌,张晴川. 1988

[13]DPC对棉花生长发育及棉田主要昆虫的影响. 徐文华,吴忠义,李武权,王胜,袁增干,江桂法. 1999

[14]昆虫化学感受蛋白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徐浩智,游银伟,张龙. 2015

[15]植物抗虫性次生物质的研究概况. 张文辉,刘光杰. 2003

[16]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昆虫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张棋麟,袁明龙. 2013

[17]西藏昆虫区系、区划和区系成份的含义. 黄复生,王保海,刘晃,韩建成. 2010

[18]西藏高原中心区昆虫区系及分化研究. 王保海,覃荣,王文峰,刘晃,韩建成. 2010

[19]西藏的边缘效应与昆虫分化研究. 黄复生,王保海,覃荣,刘晃,韩建成. 2010

[20]西藏的边缘效应与昆虫分化研究. 黄复生,王保海,覃荣.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